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机构简介 | 联系我们 | 专家介绍 | 咨询指南 | 心理障碍手册 | 症状与咨询 | 婚恋·情感·性 | 儿童青少年 | 覃浪峰专栏 | 陈虹专栏

在线心理测评 | 心理问答 | 心理学词典 | 职场心理 | 咨询师手记| 每日灵粮 | 心理学培训 | 心灵之家资讯 | 网络/电话咨询




 

【心灵寄语】

  青春的岁月有着无穷的梦想与希望。它清纯可爱,但也不免苦涩难耐。
  爱子之心,就是以孩子的心为心,分享他们的欢乐,品尝他们的痛苦,和他们站在一起,给予他们可以独立的力量和勇气。    

【联系方式】

预约电话:028-86088116
QQ 号:404955902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上午9点--晚上21点
地  址:成都人民南路四段27号商鼎国际2号楼1单元406号
   


孝心难求

作者:陈虹   发布时间:2007-01-07  查阅次数:5274 次

一次,一位老年母亲找到我,说她含辛茹苦地把女儿拉扯大,可当她生病住院时,女儿却对她不管不问,令她非常寒心。她说不是要女儿付出多少来报答自己,哪怕能说些关心的话也好,可女儿的表现连一个普通朋友都不如。她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对女儿那么无微不至,就换不来她的一点孝心呢?后来,我把这个故事在一次讲座上说给大家听,所有的人都为这位母亲抱不平,指责那个女儿不守孝道。他们和那位母亲一样有一种信念——接受到爱的一方应该承认和回报付出者。这个信念如果在与外人的关系中没有被遵守,当事人还能想得通,但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这一信念的遵守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中国人把它叫做孝道。

毋庸置疑,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孝顺父母是人所推崇的美德。然而,是不是我们把它当成金科玉律教给我们的下一代,用“应该”来要求他们,就可以让他们拥有一颗孝心呢?或者用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就可以换回他们的爱心?事实证明,这都很难培养出真正有孝心的人。正如前例所述,母亲的教导不可谓不多,付出的关爱也不可谓不切,可还是孝心难求。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孝心是一种爱的能力,一种情感,是在无条件的、恰当的爱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用简单的“应该”就能要求出来。因为要求本身就意味着付出是有条件的,即使这种付出是何等之大!比如,常听到一些父母对孩子说:“你看我们那么辛苦,你怎么就不为我们着想,为我们争口气呢?”做父母的在这种“应该”的理由下,理所当然地期待着儿女的孝心,可做儿女的却感觉不到父母的付出是爱,甚至会隐约觉得那些付出是父母自私的表现——为了得到他们的孝心。这种“爱”最终被体验为控制。同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女身上的父母们,恨不得付出自己的所有,只要孩子能轻松,能舒心,成绩能好,他们什么都愿意代劳,生怕他们走一点弯路,受一点罪,一心盼望着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即使孩子偶尔表现出一点孝心,也被所谓的“爱的拒绝”给扼杀了。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并不罕见:宝宝把自己碗里的鸡腿夹给妈妈吃,可妈妈说:“我不要,鸡腿应该给宝宝吃。”;小女儿为爸爸端来一盆洗脚水,可爸爸不高兴地说:“这些事不用你做,弄倒了怎么好!”试想,宝宝能感觉到妈妈的拒绝是出于爱吗?恐怕他只会觉得自己真应该占有所有的好东西;小女儿也很难体验到爸爸的拒绝是一种爱,而只会感到自己做了一件多余而令父亲不愉快的事。这样,孝心的行为带来的是不愉快的体验,甚至使孩子更加理所当然地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孝心又何以为续呢?将来,即使在传统道德的重压下,这些孩子会因为内疚表现出一些孝顺行为,也是被迫而为,做一些面子功夫。

 可见,要培养有孝心,有德性的人,仅靠简单的要求和关爱有可能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要传递爱首先得让对方感受到爱,因为只有感受到爱的人才可能付出爱,而要维系这种爱的付出,就需要付出过程本身有一个愉快的体验,即所谓的道德愉快的情感。所以,在孝心的栽培之路上,除了通常人们所说的言传身教之外,教养者不仅要懂得无条件地给予孩子们需要的爱;还要学会愉快地接受来自孩子们的爱心,使幼小的心灵体验到爱心传递的快乐,拥有一颗真正的孝心。

访客评论

暂无评论  
发布评论 发布者姓名: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评论内容:

 

 

©  成都心灵之家心理咨询中心制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