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心理咨询--心灵之家 心理治疗 心理医生 心理专家 咨询师
 




每日灵粮
心理测评
首页机构简介服务内容心理专家介绍来访者指南心理障碍手册婚恋情感性青少年心理心理问答网上/电话咨询
 
成都心理咨询--心灵之家 心理治疗 心理医生 心理专家 咨询师
   
 

存在主义与空性思想
作者:陈虹   发布时间:2017-12-17  查阅次数:2612 次

空性思想是原始佛学关于万事万物的解释。即世间存在的一切都是缘起性空的。既然是缘起,就不存在什么自有永有的东西,一切都是跟随因缘变化的结果,没有常性的存在。

对于生命的理解也是如此。生命只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没有一个恒常的“我”存在着,因为上一刻的“我”和这一刻的“我”,已经不是同一个“我”了。由于“我”也是缘起性空的,所以称为“无我”。

佛陀认为,人的痛苦就是因为有个自以为恒常存在的“我”,为了维护这个“我”的存在,以及“我的”欲求和拥有,就必然产生执着之心,当执念不能得到满足时,痛苦也就应运而生了。如果能够把这个“我”空掉,觉悟“无我”之境界,就能从根本上去掉产生痛苦的根源,把人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佛陀的初衷当然是出于慈悲之心。他不仅这样说,也这样实践,还设计了相关的方法,来帮助人们修炼,以达到“无我”的境界。

人们修炼了佛陀的方法,确实对减轻内心的痛苦大有帮助。这些方法其实都是在修习我们的几种能力。

首先是觉察能力。就是客观地观照自己,成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只是觉知,不做任何评价。观察身体的感觉和自己的情绪是如何升起又灭去,从而体悟“自我”不过只是一个无常变化的存在,这样,就可以破除那个恒常之“我”对自己的束缚,从我执的痛苦中脱离出来。

再者,就是操练慈悲心。为众生祈福,分享自己的收获。这种布施也进一步打破了那个“我的”束缚,让禁锢的心不仅获得解脱,同时还充满了爱的情感。

这些觉察和爱心的操练,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需要发愿和持守的决心才能够完成。所以这一过程也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品质。

在这些修为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过去那个执着的“我”渐渐在失去它的影响力,但自我并非空无一物,而是比以前更加坚实了。我们更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也更有爱心和毅力。

这说明“我”还是在那里,只是这个“我”已经不再是佛陀试图空掉的“我”了,而是那个无需定义,也无需维护,就可以天然存在的生命之“我”。祂自在于当下觉察的智慧和灵动的情感,成为自主选择和无常承担的不变主体。无论世事变迁,因果轮回,作为生命存在的“我”都将以其不变的自由本质存在着,“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地存在着。

这正是存在主义想要描述的生命存在。

在存在主义看来,真实的“我”就是生命本身,而那些自己想要成为的状态,以及想要拥有的东西,都不是“我”本身,而是一种幻像,一种被真实的“我”加工创造出来的幻像,当我们迷失了真正的自己,就会误以为那些幻像的存在才是“我”,于是执着沉溺于对幻像之“我”的追求,一旦事与愿违,就会陷入存在感缺失的危机而痛苦不堪。

身份、地位、荣誉和被爱,还有死亡、病痛、磨难和背叛,幻像之“我”的存在必须拥有前者而排除后者,否则,“我”就不知道该如何存在。这样的“我”显然没有觉察到,那个厚此薄彼之心最初是怎么升起的,是源于身体本能的快感和对死亡的恐惧?还是社会文化熏染的结果?不管是本能还是文化,我们最终给它们贴上什么标签,不都是“我”自由意志的选择吗?恰恰是“我”的自由,最终决定了我的好恶,决定了“我”不得不以哪一种幻像而存在。

当这个幻像之“我”最初的塑造者还没有觉醒,“我”就不得不依赖某种幻像而存在,就不得不患得患失地“活着”。这样的生活不是生命的活法,生命已经失去了祂的自主性,成为了自己制造的幻像的奴隶。

佛陀所修习的“无我”之境,正是要打破这些幻像,还生命以自由。只是在理论上,他只有解构,没有对生命存在的描述。而存在主义则注重对生命存在的体验,并认为这是通往“无我”之境的必经之路。因为只有站在真实的生命根基之上,那个幻像的存在才更容易破除。

随着佛学思想的发展,禅宗的“空”与佛陀的“空”已经有所差别了,禅宗“空性”思想的背后是为了突出生命的存在,王维的禅意诗很好地呈现了这种空的意境。“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里的“空”并不是一种解构,而恰恰是要烘托出生命的气息,传递一种生命之美。

在《圣经》中,耶稣所传扬的生命之道,对生命本身的存在又做了更为详尽的描述。他希望人们通过信仰生命原本的完美,来脱离肉体与文化带来的匮乏感、罪恶感,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

不管是审美还是信仰,都可以帮助我们抵达生命的存在,这是佛陀用生命活出来,但却不曾描绘过的存在。这种存在的本质是自在的,先验的,并非缘起,或者说,无法觉照其缘起,因为肉体的存在尚可找到其最初的因缘,但这个具有自主性的生命,除了设想,却找不到一个源头,祂是一切智慧、爱与坚韧的起点,是创造与丰盛的第一因。

对生命存在的言说和体悟是存在主义对空性思想在理论上的补充,二者应该并不矛盾。毕竟空性思想空掉的并非生命,而是与生命不相关的幻像,其目的也是要让生命灵动地存在于每一个当下。存在主义也认同这种解构的思想对于生命“去伪存真”的意义,只是更强调生命的“在”,强调“明心见性”对于消除“我”之幻像影响的意义。当觉悟并活出生命本来的存在,就能拥有空性的智慧,活出生命的灵动和自由。

访客评论
暂无评论  
发布评论 发布者姓名: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评论内容:
 
成都心理咨询-成都心灵之家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成都心理咨询-成都市心灵之家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蜀ICP备06020902号
网站流量:650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