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是否会遇到这样的人,或者你就是这样的人:处处照顾他人,你和他在一起,什么都不用操心,也不用做任何决定,因为他都已事无巨细地帮你安排好了。这在亲密关系中更为常见,如母亲对孩子,妻子对丈夫,大男子主义的人对自己的爱人等。他们都是以爱的名义替你做了所有决定,可他们这样毫无保留的付出,换来的却往往是孩子的忤逆或爱人的背叛,他们为此而委屈、愤恨,想不明白我巴心巴肝地对你好,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对我?
还有一种人,时时在意他人(家长、老师、同学、同事、领导等)的评价,听到表扬就高兴,自信心也随之上涨,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听到批评就痛苦难过,觉得自己没用,没价值,最后敏感到连别人一个眼神都要揣摩半天,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呢?是不是我哪句话说错了呢?是不是我不够好呢?......这种人就像侦探一样,每天把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揣度别人的心思上面。领导今天中了彩票,心情好,见到他给他一个微笑,他会想领导喜欢我,我是有价值的,于是他的心情也跟着飞扬起来,明天同事和老婆吵了架心情不好,和他打招呼时板着脸没笑,他马上会联想到看来我不招人喜欢,我没用,我是没有价值的,于是他的心情也跟着变糟。总之,今天遇到的都是愉快的表情和赞美,那就是开心的一天,否则,就是灾难的一天。每一天对他们来讲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地惊心动魄,度日如年。
这两种人之所以过得如此不平静,是因为他们都是自我边界不清楚的人。他们要么把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当成别人的感受和需要,从而越俎代庖,就好比你想吃葡萄,他偏偏要你吃香蕉,因为他喜欢吃香蕉他就以为你也会喜欢。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投射。要么把别人的感受和情绪当成自己情绪的晴雨表,别人高兴他就高兴,别人不高兴他也会难过。这两种人都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时时处于忍耐、害怕或惶惶不安的状态,因为他们需要时时根据他人的反应才能感受到自我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而和他们相处的人,一样的感到沉重不堪,因为他们会感到自我未被得到尊重,被束缚,或者用自己的躯体背负了别人的十字架。
我们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他的自主性,同时我们又具有社会属性,需要与他人互动、共处,如果我们不给自我立界,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将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要替你做主,你要为我负责……想想都是一片混乱,除非我们完全放弃自我,放弃我们的自主性,把自己的人生完全交与他人支配、负责,这样的纠缠才得以消停,可这样的人生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扪心自问,可能我们谁都不愿过这种“植物人”般的生活,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情感和意志,连我们过的生活都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会想我们究竟是为谁而活?我们甚至会怀疑我们活在这世上的理由和意义。所以,为了我们能过上自由自主、内心安宁的生活,能有一个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为自我立界。
为自我立界,就是确立自己的边界,同时尊重他人的边界,自我边界不单纯是我们小时候在课桌上划的“三八线”,而是在自己心里画一个圆,把属于自己的感受、需求、思维和情感放在圆圈内,把别人的放在圈外,这个圆圈就是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边界。
那么自我边界是如何形成的呢?根据发展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婴儿从出生到7个月左右,与母亲处于心理共生阶段,无法区分自我和非我,认为自己跟环境都是一体的,也就是没有自我边界感。7-16个月,孩子开始和母亲建立深厚的依恋关系,这个阶段如果母亲或主要养育者对婴儿有积极的态度,敏感地回应他们的需要,与孩子建立互动的同步性,为他们提供很多愉快的刺激和情感支持,那么婴儿就很可能会形成安全型依恋,有这种依恋关系的孩子就可以放心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去探索周围的环境上面,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将自己和环境分开,自我边界开始萌芽。16-24个月,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并发展,此期孩子懂得了母亲和自己并非一体,自己关心的事和母亲关心的事也许不同,同时,意识到世界并不依照自己的意志运转,开始将自我与非我进一步区分开来,自我边界开始形成,并在随后的成长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恒定的发展。因此,孩子出生后7-24个月,这一时期是孩子自我边界感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经历也决定了自我边界感形成的好坏并延伸到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之中。
这个时期,母亲或主要养育者如果能与孩子形成稳定的安全型依恋,孩子就容易形成健康、有弹性的自我边界。如果母亲或主要养育者对孩子溺爱、过度保护、有求必应,孩子就不易形成自我边界或者说他的边界感会无限大,囊括甚至吞噬别人的边界,觉得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周围的环境都应该为他服务,他人则成为他满足自己需求和欲望的对象和工具,以马丁•布伯的话来讲就是一种“我与它”的关系。相反,如果这个时期母亲或主要养育者对孩子过度忽视或严苛,孩子也难形成自我边界,为了防御自己的生存恐惧,他会模糊或将自我边界缩到无限小,以他人的感受为自己的感受,以他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时时根据他人的眼色行事,表现为讨好,无原则地自我牺牲,人群中他永远都是那个“忍辱负重”的人。
童年的经历决定了我们自我边界的形成,那如果童年没有建立良好的自我边界,成年后的我们是否就无药可救了呢?如果我们小时候能和我们的养育者形成安全依恋模式,能建立起完整的自我边界,那我们是幸运的。如果我们是那不幸之中的一个,那也不必灰心,我们依然可以在成年之后来弥补我们幼时未完成的功课,重新为自我立界。因为我们都是有自主性的生命个体,我们有自我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我们拥有自我意志,我们也有成为我们自己的权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为自我立界:
一、有意识地自我觉知
不要仅凭感觉做事,把感觉转化为有意识的知觉和行为,多问问自己“这是我真实的想法吗?”“我为什么想这样?”“这是我的需要还是别人的?”“我此刻的感受是什么?”“我非得这么做不可吗?”经过多次反复地自问自答之后,你的理性会占据上风,帮你看清哪些是你自己真实的想法或感受,哪些需要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凡是需要去做涉及别人(包括自己的孩子、家人)的事情时,先问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出于我自己的需要还是对方的需要,如果是出于自我的需要而非对方的需要而忍不住想去“帮助”别人时,请你果断止步,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去做别人不需要的事情,那是一种绑架!如果是别人确实需要你的帮助,而这不是你的需求,你可以选择拒绝,也可以出于你的爱心而伸出援手。
当你在和他人的关系中产生任何体验或感受时,也请自问一下,我此刻的情绪或感受是什么?是这个事件本身给我带来的还是这个事件勾起了我曾经的某种体验?这是我自己的感受还是我把别人的感受当成是我自己的了?如果经过识别,你发现你正为之苦恼的事情其实是别人的,那请你把它放在你的圆圈之外,如果是你自己的,也请不要拒绝它,把它放进你的圆内,理解它,善待它。
二、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和尊重
试想一个生命的诞生,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从一个精子和一颗卵细胞的结合开始,逐渐到五脏六腑、皮肤、骨骼、眼睛、鼻子……各个部位的设计都那么精妙,各个器官的安放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就像一颗种子掉在泥土里,自然就生根发了芽,最后长成它本来的样子(一颗小草或是一颗大树),更奇妙的是,他总有他自己的成长轨迹,无法复制,不能模仿,因为每个生命个体都有他的独特性,就像你无法用小草的种子种出一颗大树,你也无法用一颗大树的种子种出一朵玫瑰花一样,它就是那样独独的存在,无可替代。而你、我也都是经由那独一无二的种子发芽、成长的,我们也都是那独独的存在,想到这里,你对生命本身会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和敬畏之情,由此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有了一份尊重和敬仰,你会意识到生命的独一无二,你的自我边界由此形成,且能尊重他人的边界。
三、学会独处
边界感不清楚的人,无论是想融合、吞噬别人的界限,显得自己无所不能,还是模糊、放弃自我的边界,寻求他人的庇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害怕独处。有的人可能会说,你错了,我可以独处,可当你仔细问他是怎么独处的,他会说我可以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或者一个人在家上网聊天或干啥的,你再问他,如果这些都不做,什么都不做,你会感觉如何?他可能会立马回答你,那怎么可能,我静不下来,总得做点什么吧?你再追问什么都不做会怎样,他要么是一脸茫然,要么陷入一种恐慌,这让他体会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其实他们所认为的能够独处只是一种表面的独处,背地里他们还是在通过各种渠道去和外界或虚拟的世界建立关系和连接,关系对他们来讲至关重要,关系成了他们防御孤独的最顺手的工具。
独处会让人体会到孤独,特别是边界感不清的人,更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痛。可只有真正独处的时候,你那惶惑不安一直向外求的心才有可能静下来,才有机会正眼瞧一瞧你自己,才有机会看清你真正的需求、想法、感受是什么?只有清楚地看到自己,才能分清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被环境所浸染或裹挟的,所以为了更好地建立起自己的边界,你可以尝试与孤独相伴,与寂寞为伍。
如果以圆圈象征我们每个生命个体,我们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和其他圆圈部分交叉,在亲密关系中也会短暂的融合而达到忘我的境界,但从长远来看,我们无法也不能和另一个圆圈完全重叠、融合,因为这会让我们彼此的边界消融,从而丧失我们的自主性,破坏我们的自我,让我们彻底迷失,我想别的圆圈不允许,我们自己也不愿经受这样的折磨。
为自我立界,自我界限清楚时,既可以允许别人向你靠近,也可以接受和别人分离,因为你知道自己和别人的边界,能把自己和对方都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予以尊重,而不会分不清什么是你,什么是我,这样的关系就从马丁•布伯的“我与它”变成了“我与你”的关系,就不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两个生命个体的存在本真的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