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就是放下心中的积怨,不再计算对方的恶,也不在情绪上受到对方的影响。宽恕是一种自由的状态,它既是对别人的赦免,也是对自我的释放,所以活在怨恨中的人们也渴望去宽恕,这种愿望甚至比那些寻求赦免的人更为强烈。然而,怨恨有时就像欲望一样,理性上都知道应该放下,但情感上就是难以割舍。要解开这个恨的疙瘩,我们还是首先需要理解,让这种痛苦情绪持续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1、维护“应该”之爱,捍卫以自我为中心的理想化世界
这种怨恨带有一种孩子般的委屈,“为什么不能好好爱我,给我一个温暖安宁的家?”,“为什么伤害我的人会那么恶毒,干出如此没有人性的事?”,“为什么我会被冤枉,没有人信任和理解?”,这一句句质问就像是在为自己喊冤,在责怪命运的不公,而这不公命运的责任人就是我要怨恨的对象,如果不是他们不好,我也不会遭遇这样的厄运。
这种恨的背后是对美好家庭和关系的向往,期待人间有爱,而现实的残酷却打破了这种憧憬,如果只有得到这些,人生才是幸福圆满的,他们又怎么能够甘心呢?难以放下正在于此。因为放下就意味着要接受理想化世界的丧失,接受他人的自私和世界的不美好,这样自我就成了孤苦无依的状态,这是内心依赖世界美好来获得幸福的人们不愿面对的。所以,他们不能去宽恕,一方面通过怨恨来谴责和排除那些“不应该”存在的恶,维护心中纯净的世界和幸福的希望,另一方面也为自己怎么会遭受这“不应该”的伤害感到委屈,这是自我中心受到伤害的委屈。
人最初的状态就是自我中心的,觉得自己的需要就是世界的中心,世界就应该有一种善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有内心有这种确信,才能够获得安宁和幸福,这是我们理想化世界的深层原因。如果我们始终都是以自我中心的立场与外在建立关系,情感上就无法接受“应该”之爱的丧失,也一定会因为丧失感到委屈和愤怒。
要放下这样的怨恨,就只有从心理上改变自我中心的关系模式,建立与他人有边界的关系,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独立性、自主性,调整自我关于幸福的价值观,不再以自我中心的愿望被满足而感到幸福,而是以能够独自面对无常变化而自豪。这样才能打破对理想化世界的依赖,宽恕那些没有满足“应该”之爱的人们。
2、维护公平原则,错了就应该受到惩罚
这种不能宽恕的结是基于公平的原则,错了就应该受到惩罚。如果没有认罪,或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自我就不能释怀,就要以自己的方式去惩罚,这种方式往往就是怨恨,不让对方得到宽恕。
公平原则好像刻在内心的律法,是不能动摇的。因为它能满足人们渴望正义的心理需求,如果世间没有公平可言,那么岂不是乱套了,自我权益就会受到噬无忌惮的侵犯。所以维护公平原则对自我是一种保护,人世间需要一种大家都认同并遵守的秩序,自我才是安全的。而宽恕就等于允许错了不受惩罚,这显然就违背了公平原则,会在潜意识中勾起自我的恐惧,好像是触及到某种禁忌和底线,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弹回来,总觉得有某种灾难化的东西等在后面。所以无论如何宽恕是不可以的,除非对方认错并决心痛改前非,否则宽恕就等于是在助纣为虐。
这种逻辑让我联想到《悲惨世界》的一段情节。冉阿让刚从监狱里放出来,又偷了莫里哀主教的银器,主教并没有把他交给警察,而是把银器送给了他。在那一刻,他的内心早已坚定的从恶之心开始动摇了,从主教身上,他感受到一种超越私欲的情感,并为之深深震撼和折服。此后,他也成为一位和主教一样富有悲悯情怀的人。可见,惩罚并不是让人可以变好的手段,它或许可以震慑邪恶,但却无法治愈内心的伤痛,让人可以真正改变的恰恰是宽恕与爱!
当公平原则成为对待犯错的唯一尺度时,说明我们的内心已经被恐惧所占据,再也没有空间留给爱了。所以我们很难去宽恕,除非可以直面和战胜恐惧,才能给爱留出一个可以立足的地方。其实一切邪恶都来源于无法满足的欲望,而对欲望的贪婪就是为了防御内心恐惧和填补深深的缺失感,公平只是我们防御缺失的基本要求,当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要求公平的时候,那种缺失感只会越来越强烈,所以公平常常成为犯罪和战争最“正义”的借口。。
爱的原则本身就是对公平原则的超越和完善,所谓以德报怨,它也是对私欲和恐惧的超越,只有具备这种超越的人格,才敢于去宽恕罪恶,不再受到公平的束缚。
3、维护理想化自我,不接受那个受到伤害的自己
有时即使我们可以找到原谅对方的理由,能够放弃“应该”之爱,也希望自己可以去爱,但还是无法宽恕,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无法接受那个受到伤害的自己。
比如地震中失去手足的人们,他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怨恨,不能怨天怨地,那就只有抱怨周围的人没能保护自己,或者怨恨命运的不公。理性上他们也知道,这不是别人和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怨恨没有理由,但情感上就是恨!那些在生活中受到严重伤害的人也是如此,尽管已经能够把他人的错误当做一种无常来接受,但一旦提及那些伤害,还是会恨由心生。
这些难以释怀的怨恨就是因为不能接受受到伤害的自己,残缺的身体或曾经的恐惧和屈辱!没有人愿意遭受这些伤害,所以我们是那么希望它们没有发生,怨恨就是为这些事找到一个责任人,假设如果有人做对了,这些事就是可以避免的。这时的怨恨就像是我们逃避痛苦的出口,试图把自我不愿面对的痛苦转移给他人来承受,所以这样的恨往往是没有止息的。
如果要宽恕那些给自己造成伤害的人或者命运,就需要自我能够去面对自己遭受的磨难,真正为那些伤痛而悲哀,最后接纳和承担人生的苦难,才可能终止这种绵绵不绝的怨恨。这时的自我会恍然觉悟,其实那些被自己怨恨的人并不能决定什么,自己才是人生的主人,苦难虽然折磨着自己的肉体和心灵,但那并不是生命的羞耻和失败,而是可以让自我显得更坚韧的东西。
4、为现实的不满而报怨
对现实不满意的人也会怨恨。不是恨亲人没有给自己铺好路,就是恨社会没有提供机会,或者学校教育没能培养出自己这个人才。如果找不到客观原因,就会怨恨自己,恨自己怎么这么差劲,已经到了该有所成就的时候还一无所有。如果自我始终对现实感到不满,就难以放下这些怨恨,而且不满越重,怨恨也越深。
不满往往来源于外在比较后的自我评价,如果评价低,自我就会对现状感到不满,从而产生怨恨。评价的标准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社会认可什么,自己就得拥有什么,这样的自我才是有价值的,这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如果持有这样的自我价值观,我们就很难满足,因为在这些价值体系中,总是会存在比自己优秀的,就算自己还算不错,也会担心地位不保。于是,生活永远在赶路,永远有焦虑,得不到片刻安宁。这时抱怨就成了发泄不满和焦虑的唯一出口。
要终止这种无休止的抱怨,就需要终止自我对现实强烈的不满情绪,让自我价值感脱落社会评价的影响,拥有稳定的自尊感。这种自尊是剥离了所有社会角色而体验到的生命尊严感,它可以超越各种社会价值观,独立地确认自我存在,并创造性地探索和选择生命的意义。这种转变让自我不再受制于社会的评头论足,也不再通过成败得失来确定自我价值,所以不管现状如何,都不涉及自我否认的风险,自我就能够更坦然地面对现实,承担现实,这时埋怨也就自然消失了。
宽恕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解脱,但要真正做到,就需要我们克服内心的恐惧,去面对和接纳真实的世界、他人和自己,用独立的视角去思考和体验,构建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和超越公平的人生态度,这样才能拥有一份悲悯的情怀,去宽恕那些曾经和正在伤害你的人。这不是懦弱,也不是在压抑,而是因为已经拥有面对和超越苦难的勇气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