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密关系中,一方情感耗竭常常是关系走入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
耗竭方往往是当初的付出方,至少是自认为在付出的那位,因付出长期得不到回报,还要承受对方无休止地情感索取,最后导致自我耗竭,再也给不出来了。这时,如果另一方对此毫无觉察,继续指望对方的付出,矛盾就产生了,耗竭一方会变得愤怒,表现出直接攻击,或者用消极拖延来被动攻击,另一方会因此感到委屈、愤怒,觉得对方变了心,以前的好都是欺骗,于是更加变本加厉地要求,希望对方回复以前的状态,以抚慰自己受伤的感觉,因为他们同样认为自己是付出者,理所当然应该得到爱的回应。可这样一来,耗竭者就会从愤怒转为厌恶,他们只想尽快离开来摆脱这种状态,而这往往又会进一步激怒对方,导致更加疯狂地声讨和纠缠。
这是一场情感的折磨,当情感被耗干的时候就是这个恶性循环的开始。那么,当初火热的情感又是怎么枯竭的呢?
如果把情感比作滋养生命的水,那么自我就是它的容器,水不断地流出去却得不到补给,时间久了自我当然就会枯竭。补给的渠道有两条,一条是通过自己,另一条是来自外在。
自我补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给予本身就在补给,因为给予已经被赋予了生命的意义,它本身就已经实现了自我的内在需求,所以不需要回报也是满足的。另一种是通过寻找内心的平衡,来补给付出的损失感,也可以说是为自己承担付出的责任。
外在补给主要来源于给予对象,在亲密关系中,亲密对象的爱就成了主要的补给来源。如果给予者不能自我补给,完全依赖亲密对象的给予,而亲密对象又是等着被爱而难以付出的人,那么这个给予者就很容易枯竭。
为给予赋予意义的人不仅仅活在肉体和情感层面,更是活在灵性层面的人,对他们来说,付出爱本身就能满足自我的精神需求,付出不是损失,而是收获,这种爱的动力使情感进入一种源源不断的良性循环,所以不会经历情感的枯竭,虽然自身的能力有限,给出的爱也有限,但那份情感却是可以常存的。亲密关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人,是自己的福分,因为他能带来成长,增强自我独立和爱的能力,但这个福分不是人人都能消受的,对于那些不愿独立,只想被人疼爱的人来说,这种人反而对他们没有吸引力,因为灵性的情感是理性而稳定的,不会为了讨好对方而透支,也不会因害怕失去而痛苦万分,这会让自我中心的人感到失控,不能满足他们情感上对娇宠和自我价值的需求,只有那些渴望自身成长的人才会享有这份关系,从他们稳定的情感中去体验爱的力量。
第二种自我补给方式和通过外在来获得情感回报的心理机制类似,都是活在公平层面的人,付出了就需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可以平衡的点来弥补付出的损失感,只是一个从自我内部来获得平衡,一个却不得不依赖外在的回报。这两种平衡方式的差异,反映出当事人心理结构的差异,即独立者与控制者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导致了他们经历情感变化时心理痛苦度上的差异。
控制者付出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希望别人可以回报这份情感,但他们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一点,总认为自己是无私地付出,其实内心指望着别人也像自己一样,处处为自己着想,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是他们内心不变的逻辑。由于自我很好地向自己隐藏了私欲,所以对别人情感的索取就更加理所当然,付出了就应该得到回报,就像存入银行的钱,银行就应该还本付息一样天经地义。于是,在这场投入中,他们是不计成本的,甚至是倾其所有去投入,这个过程他们并没有评估风险,甚至对风险完全无意识,其实在潜意识里,责任都全给了对方,如果对方没能尽责,自己就会觉得很冤、很委屈,好像存入银行的钱都血本无归一样。这时自我会觉得不公平、不甘心,一方面不愿再付出,另一方面不满导致更加强烈地埋怨,这在互动中只会让对方更加痛苦,使关系走入一个相互攻击的轨道,这又会让自我更加失衡,最终陷入心力交瘁的绝望之中。
独立者与控制者不同,他们知道自己付出的背后有自私的目的,不管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爱,还是为了得到对方的爱,付出实质上就是为了实现自我愿望所做的投资。投资就意味着有风险,投入了不一定就有回报,甚至还可能完全投错地方,没有什么结果是理所当然的。尽管他们也希望实现愿望,收获付出的成果,但却不依赖这种回报来平衡付出产生的损失感,如果没有达到目的还有另一种心理机制来平衡,那就是承担责任。责任是为了实现自我愿望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只有认清了付出是自我选择的人,才具有这种责任意识,愿意去承担这份付出的风险。自我选择就意味着付出是自己心甘情愿,并不是别人强加的,就算别人有索要的行为,自己也是可以拒绝的,自己最终选择了付出,这付出就是自己的事了,与别人无关,尽管别人也因此得到好处。因此,付出是为自我需求做出的选择,无论结果如何,别人都不欠自己什么。
如果独立者遭遇持续的情感伤害,如对方出轨,或者经常无理取闹,指责、谩骂和欺骗他,情感也会因此受到影响,爱会变得越来越少,但内心不会有太多怨恨和耗竭感。因为之前的付出都可以在内心找到平衡,都是基于当时情感的自主选择,自我是可以认帐的,不存在需要别人返还的欠账,也不需要他人给一个交代,因此不会心生怨恨。随着情感的变化,付出也在变化,他人的伤害会影响自我的情感,却不会影响内在的付出平衡机制,自我有多少情感就付出多少爱,也不存在因为期待导致的情感透支,不爱了情感投入就会自然终止,所以也不会有无奈的耗竭感。
在亲密关系中,靠平衡机制提供付出动力的独立者和控制者都可能出现情感枯竭,一个是当逐渐变淡的情感无法维持付出时,一个是因为透支过多再也无法承担那份委屈和无助时。前者会理性地中断情感关系,没有不满和怨恨;后者却面临强烈的内心冲突,在不甘心和心力交瘁的耗竭感之间煎熬。
如果双方都是独立者,情感应该比较融洽。彼此很少埋怨和指责,因为有清晰的个人边界,所以不会把自己的责任推给别人,对于别人的事,自己凭着内心的爱去担当,也不会要求回报。同样,对方的付出也会被体验为是一种爱,并因此心存感恩,不会用“应该”去抵消它,或者因此背上亏欠的包袱。这样,在两个独立的人之间,关系是轻松自然的,爱可以自由流动,让彼此的情感变得越来越深厚。
当独立者遇上控制者,独立者的情感会因对方的控制和埋怨变得越来越淡,控制者则会面临更大的内心冲突,一方面他们无法通过自己的付出来控制对方的情感,会因此觉得委屈和无助,同时,对方独立自主的人格特征又让他们觉得回报是有望的,只要独立者可以更加无私就行,于是,他们不断地证明自己是多么无私,对方是多么自私无情,试图用教化来改变对方,以得到期待的回报。到最后,独立者会因为感情淡去而先选择离开,这会让控制者很抓狂,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心力交瘁地付出,却换不来对方的真爱。
独立者和控制者都可能遭遇依赖者,而对依赖者来说,他们更容易被控制者吸引,因为控制者会显得更无私,对他们呵护备至。但实际上,控制者和依赖者都有着相似的心理结构,既对他人情感的依赖,这一点在开始成为他们相互吸引的基础,但到后来也会成为他们矛盾的根源。依赖者习惯了控制者“无私”地付出,理所当然享受这种待遇,丝毫不会察觉他们的有限和他们的需求。这时控制者就会觉得很难受,继续扮演无私者,自己觉得很委屈,爱得不到补给已经被掏空,如果不再付出又会面临对方的指责和无休止地埋怨。这是一种有苦说不出的耗竭,他所推崇的无私观念正好就是对方指责的理由,所以到最后他只能逃离,恐惧地逃离。
我们难以成为具有牺牲精神的付出者,却可以通过觉察和承担责任,把自己变成一个情感独立的人,让自己的付出始终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和无奈,对控制者和依赖者来说,这就是一种成长,可以把自己从情感透支的耗竭和情感渴求的执着中拯救出来,学会感受被爱和承担爱的责任。如果亲密关系的双方都可以变得独立起来,爱就可以突破索要、挑剔、伪装和无奈的屏障,在两个人之间真实地流动起来,让彼此可以活在情感中,而不是寻求平衡的对抗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