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无能这里特指因为缺乏爱的能力而导致的两性关系中的爱无力,虽然内心也希望获得亲密的两性关系,但却不能爱、不敢爱,不知道怎么爱。爱无能可能无奈地把我们挡在爱情的大门之外,也可能使我们的情路举步维艰。
爱原本是生命中最自然、最简单的存在,它自然地生发,自然地流淌。爱本身不是问题,也不会带来无法面对的痛苦。然而,当爱无能时,爱就成了痛苦的深渊。因为爱无能者有自身无法跨越的人格弱点,出于对自我的保护,就必然导致对爱的压抑,并且恶性循环般地陷入某种远离爱的行为模式中,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痛楚。
爱无能者从他们的人格弱点出发,有以下几种划分:
1、自信缺乏型
自信缺乏者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总觉得自己缺少爱对方的资本,不可能给对方带来幸福。因此即使非常爱慕对方,也不会表达。这就是为什么条件太好的女子常常会让许多男士望而却步的原因。他们要么对现在的自己没有信心,认为不可能追到,要么对将来的自己没有信心,认为即使现在追到了,将来也会令对方失望,所以就不付诸行动,无奈地让爱情从身边插肩而过。
2、理想化型
理想化是指把爱情理想化,这在女性中比较多见。他们一生都在追逐完美的爱情,但却没有一次真正爱过。他们不是不能付出,但付出只能基于对方的完美。就像修女只能爱上上帝,他们的恋人只能是完美无缺的,因为只有完美的情人才配得上自己的爱情,这是他们自恋的要求。他们一般都自我感觉良好,一部分成为剩女剩男中的佼佼者,一部分在没有爱情的婚姻中蠢蠢欲动。虽然他们对爱情依然执着,但却无法爱上任何人,因为他们只能爱上完美,不能爱上人。
3、恐惧责任型
爱是一个意志的选择,它当然也就包含了选择的责任。爱的连结不仅是风花雪月的浪漫,还有对对方疾病、苦难的担当。爱无能者惧怕担当这部分责任,他们视责任为自由的包袱,为了避开这些背不动的包袱,他们宁可不结婚,不要孩子,一段感情需要有所承诺时,就会给他们带来焦虑。现在恐婚族中的一部分就是出于对责任的恐惧。究其原因,可能跟父母爱的方式有关,父母对子女过于依赖的爱,其实是一种索取,这会令心理上还很脆弱的孩子不堪重负,他们渴望逃离这爱的束缚,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因此无法承担对他人的责任。
4、亲情粘连型
亲情粘连指的是和自己原生家庭有很浓厚的情感连接。他们缺乏对爱情的热望,虽然也想和一个人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但其强烈程度明显低于亲情的牵绊。所以年龄不小了,也并不急着谈恋爱。即使有一些情感经历,也激不起他多少的热情。因为他们不是孤独的寻觅者,渴望找到一份归宿的爱,他们的情感深深扎根于原生家庭温暖的沃土中,令他们魂牵梦绕的是父母的安危,兄弟姊妹的关系。一旦亲情关系和爱情关系发生矛盾,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亲情,这常常会令伴侣感到,自己好像是第三者。他们能够爱自己的亲人,但对自己的爱人却是一个爱无能者。
5、自我中心型
自我中心的人往往是过度溺爱的结果。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自己的责任,只有对他人的要求。在恋爱关系中,他们是“少爷”,是“公主”,处处要求别人照顾自己的感受,将就自己的愿望,缺乏换位思考和体验别人的能力。他们要么自顾自地我行我素,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要么要求别人做这做那,试图改变别人来适应自己的需要。他们基本没有付出的能力,所以和他们一起生活的人也很难感觉到爱。
6、情感依赖型
情感依赖者有强烈的对被爱的渴望。这种渴望就像婴儿渴望母亲一般,一旦获得就无法分离,因为对方的存在标示着自己的存在,分离会带来失魂落魄般的痛楚。失恋对于情感依赖者来说,就意味着绝望。为了不面对这种痛苦,他们可能运用各种手段抓住对方,或者威胁强迫对方留下,或者忍气吞声地言听计从,这同样也给自己和对方造成伤害。这都是因为他们自我的存在感过分依赖于情感的交换,在心灵、精神和感觉层面缺乏存在感的体验,所以就很容易在情感关系中丧失自己。
7、生存依赖型
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当一个人对生存缺乏基本的安全感时,他可能首先需要完成对这种不安的防御。婚姻有时就会成为人们逃避生存压力的方式。一些人会因着对生存的恐惧去选择一个不爱的人生活,真正爱着的人又只好被迫分手,为自己生存的不安让步。这种爱无能是因为对生存赋予了高于爱情的价值,所以在两性关系上所能付出的东西就显得有限了。
8、自尊缺乏型
每个人都需要有尊严的活着,但当尊严过分依赖于外在评价时,两性关系就可能演变为争夺自尊的战争。占有式的爱往往与自尊相关,占有对方的贞操、美貌、地位、金钱和爱,他们无法尊重对方支配自己的权利,因为丧失对对方的拥有,犹如丧失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对伴侣的尊重是一种爱的能力,这是内心丰富的自然流淌,但当自我价值都摇摇欲坠时,就很难做到对他人的尊重了。
9、情感缺乏型
情感缺乏者对情感的感受和表达能力比较弱,他们好像不知道怎么享受男女之间的情感交流,而是更能享受性所带来的身体快感。他们很难和一个异性建立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总是和一个人在一起会令他们厌倦。这在男性中较为多见,他们即使成了家,也不断地需要寻找新鲜感的刺激。可能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情感体验能力因为某些因素受到了压抑,他们无法通过情感与他人建立深层的连接,而只能依赖短暂而肤浅的感觉来支撑自己的存在感。
10、内疚型
内疚者容易因为别人的痛苦感到自责,他们往往会过多地背负别人的责任。在亲密关系上,他们很难拒绝对方的要求,一旦对方要求他为自己负责,他就会觉得自己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即使自己根本就不爱对方。因为如果不这样,自己就会被无法承担的内疚感折磨。这种内疚的背后有自我夸大或者依赖的人格基础,受这种内疚感的控制所维系的两性关系,一方面无法产生爱意,同时还可能压抑自己真正的爱欲,对自己和他人造成持久的伤害。
11、创伤型
有的恋爱者原本可以去爱,但在情感经历中受到重创后,就从此心灰意冷,不愿再涉足爱情,因为害怕经历同样的痛苦。创伤型的痛苦如果探究起来也可能跟以上的某些原因相关,但即使心理健康,失恋还是一种痛。创伤型缺乏疗伤能力,是通过回避情感来防御伤害,没有勇气去面对可能的痛,始终把自己囚禁在过去的阴影中,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机会走入下一段情感。
爱不是一种抵达,也不是一种拥有,爱是流淌和交融。真爱就像一条河,可以滋润自己,也可以润泽他人。两性之爱是以性的吸引力为基础的一种爱的关系,如此亲密的关系会牵动自我最脆弱的部分,将我们深层的弱点暴露无遗。这些弱点可能呈现出来的不是单纯的某一方面,而是综合存在于一个人身上,它们阻碍着爱意的流淌,把美好的情感变成彼此的伤痛。
爱情呼唤自尊、自信、自爱的人格,需要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以及勇于承担罪责和痛苦的勇气,还需要一颗天真而质朴的平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