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症状表现为莫名的惊慌和恐惧,常伴有不定时的惊恐发作,发作时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有濒死感,病人会担心自己立刻死去。这种发作事先一般没有征兆,后来当病人担心自己会发作时,就会比较频繁地发作。病人在开始时意识不到自己得了焦虑症,还误以为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到医院去做各种检查,发现身体本身没有问题,才开始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患焦虑症的人一般性格比较外向、好强,但从不愿轻易向人表达自己的脆弱,十分爱面子,希望自己在人前扮演一个强者的形象,觉得弱者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成为别人的拖累而遭致反感。但其实他们的内心往往又非常幼稚脆弱,充满各种恐惧和担心。为了解决这样的内心冲突,他们的潜意识为他们“量身定做”了一套心理防御的机制,叫做情感隔离。就是把自己的恐惧等负面情绪压抑在潜意识里,不被自己意识得到,意识上也就不必再面对这样的冲突了。当这套防御机制还在起作用的时候,他们会生活得无忧无虑,无论在朋友还是父母那里,他们都是活泼健康、乖巧宜人的。但一旦某个事件所带来的痛苦冲破了这层潜意识的防御,恐惧感就会排山倒海般地涌入意识,以惊恐发作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恐惧感可能远远超过了这件诱发事件本身所应该表现出的恐惧,因为它是病人长期积压的恐惧情绪的总爆发。
惊恐发作令病人非常苦恼,这种苦恼交织着两种担心。一是害怕自己发作时会死去,所以随时都希望能够有人陪伴;二是害怕发作时会被别人看作不正常,怕麻烦别人,导致别人的反感。这两个方面都是病人无法面对承担的,因此特别担心自己又发作,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留意发作前蛛丝马迹的先兆特征,比如胸闷、空气不新鲜、人多等,使这些特征成了惊恐发作条件反射式的暗示特征。每一次暗示成功,都成为一种强化,将惊恐发作这种方式固定下来。这是意识层面的强化过程,具有典型的强迫性特点。
还有一个层面是潜意识的,病人意识不到,它是病人深层人格结构需求的表达。
焦虑症发作期病人的心理状态就像一个几岁的小孩。他们表面上好像很镇定,即使谈论自己的症状也没有生动的情绪表情,就像是在谈论别人的事,让人很难从他们的脸上看到如此深刻的痛苦。这或许是长期使用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妨碍了他们诉情能力的发展。但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孩子般稚嫩的世界。这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自我是渺小无助的,他人是强大有力的,自我只有依赖他人才是安全的。因此,两个方面的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一是依赖的对象——他人或者环境是否是安全的;二是他人是否愿意让我依靠。对于第一种担心,他们一般应用理想化这种心理防御,来让自己相信外在环境是善意的、安全的。对于第二种担心,他们采用投其所好的方法来获得与他人关系的稳定。具体采用什么方式取决于最初依恋关系的模式,而焦虑症患者的依恋模式常常是自己扮演强者,而依恋对象是一个需要他安慰帮助的人。只有这样,他才会觉得关系是安全的,自己是安全的。所以无论多么脆弱无助,他们也绝不愿向家人朋友表达,而强装坚强的结果,就是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表面坚强而内心脆弱的“小大人”。
这个稚嫩脆弱的孩子是焦虑症患者最不能接受的自己。因为这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无力和不安全。因此,长期被忽视,得不到接纳和关爱的这个内心小孩就始终长不大。终有一天,当潜意识的防御被突破,这个长期被“囚禁”的孩子就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放肆地表达自己,表达对理想化环境丧失的不安、无助和恐慌。
从人格成长的角度来讲,焦虑症的发作是一个自我成长的契机。如果旧有的这些防御没有被突破,病人或许还可以过一种幼稚的,但却是无忧无虑的生活。但这种生活有着不被意识的隐患,就像携带着一颗随时可能被引爆的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现实的艰难就会将它点燃。焦虑症的发作,正是引爆了这颗潜藏的隐患,使病人有机会发现和面对自己内心的脆弱,接纳关爱自己内心的小孩,获得人格的成长,过上一种真正有安全感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