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心理咨询--心灵之家 心理治疗 心理医生 心理专家 咨询师
 




每日灵粮
心理测评
首页机构简介服务内容心理专家介绍来访者指南心理障碍手册婚恋情感性青少年心理心理问答网上/电话咨询
 
成都心理咨询--心灵之家 心理治疗 心理医生 心理专家 咨询师
   
 

内疚的代价
作者:陈虹   发布时间:2008-03-21  查阅次数:8718 次

内疚分为建设性内疚和破坏性内疚。建设性内疚出于对自我和他人的良知,是一种爱的情感,是对自我责任的反省,可以成为化解自恨和消除怨恨的力量,产生轻松积极的情感。破坏性内疚是对自己的罪恶,是用自罪、自恨方式实现对自己的惩罚。被这种内疚抓住的人,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自我对抗导致破坏性内疚。体现为理想自我对现实自我的排斥,过多地用理想自我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必须要达到某种目标、完成某项任务才行,否则就会有罪恶感,或产生自恨情绪。为了消除这种情绪,个体可能不惜做出有损自己的事情来。比如,靠自己的能力没有在限定时间里解出难题,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种能力是维护理想自我所必须的。这时候即使坐着发呆,也决不允许自己去求助或者让自己休息一会儿。因为那样做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而深感内疚。考试没有考到理想名次就会对自己做消极评价的孩子,为了避免产生自恨,可能会找借口不去参加考试,即使可能为此失掉选拔的机会,严重的甚至付出辍学的代价。在这里,他们背负着自我夸大的责任,试图在环境中证明自己理想化的能力,维持虚构而夸大的自我评价。由于其内疚是出于对现实自我的怨恨,当然也就会做出其实是伤害自己的事来。

自我混乱也导致破坏性内疚。体现为自我边界不清,自身和他人的责任划分不明,可能因为过多地承担别人的责任而产生强烈的内疚感。比如,认为自己应该为别人的情绪负责,别人的情绪不好,就是因为自己不够好。于是,一旦别人情绪不好,就会内疚。就好像处于共生状态的两个个体,双方的情绪相互粘连、相互影响。这在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等典型的亲密关系中较为常见。这种内疚总是与怨恨相伴。一方面认为对方的痛苦都是自己带来的,产生强烈的自责;另一方面又为对方不能体谅自己,给自己带来这样的痛苦而心生怨恨。自我就在这怨恨和内疚的泥潭中难以自拔。

破坏性内疚侵蚀个体的防御系统,导致自我毁灭。内疚感时而像囚徒,不得不接受“正义”的审判,任由审判官的利刃恣意施虐;时而又扮演“舍己”的殉道者,通过自我折磨或放弃积极的生活来为别人的痛苦赎罪。这里,自我毁灭的动力穿上“正义”和“舍己”的华美外衣,成为压倒一切的超我力量,使自我防御不堪一击,只能听任它的摆布。个人意识对于这种力量有时觉知,有时却毫无察觉。觉知者是有意为之。比如,知道自己为什么自恨,并且为此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而无意识者则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滑向自伤的深渊。他们总是会在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关键时刻放弃,或任由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糟而无动于衷,反正过好了就会不安,好像那不是应该属于自己的生活,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对于觉知的内疚,可以通过认知的调整消除其影响。而对于无意识的内疚,就需要对潜意识的探索,通过不断澄清得到修通。

破坏性内疚不仅消磨自我,同时也拖累他人,尤其是对那些容易产生内疚感的人就更是如此。被内疚吞噬的自我没有力量关爱自己,更没有能力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于是,他人成为自己负面情绪的罪魁祸首。他人做得好,有着认可、欣赏自己的态度或愉快、活跃的情绪,自己就开心,否则,自己的情绪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为了维持良好的情绪,他们必须要控制别人的态度,而能被使用的最强有力的武器还是“内疚”。目的是让别人心里产生对自己的内疚,从而不得不继续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为别人制造内疚的手段可谓花样繁多,有指责埋怨的,有自毁自残的,还有的以一副无辜受害者的悲惨形象控诉着这个“残忍”的世界。被这些花招击中的人们,就只好背着内疚的包袱,压得自己透不过气来。

    有句老话叫作: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想,真正可恨的并不是这些“可怜”人,是那些扭曲的社会文化和教养方式所传承的信念,混淆了他们原本可以清晰的自我边界,是自恨、自罪的情绪夺走了他们原本自由而自信的灵魂。修通的过程正是一条重获自由的道路,也是一个重建良知的过程。个体逐渐获得爱的情感和能力,能够自我反省和为自己负责,从而越来越多的成为他自己。

 

访客评论
暂无评论  
发布评论 发布者姓名: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评论内容:
 
成都心理咨询-成都心灵之家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成都心理咨询-成都市心灵之家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蜀ICP备06020902号
网站流量:650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