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失眠的人都曾体验过那种难以入睡的心理煎熬。身体已经很疲惫了,特别想睡个好觉,但上了床脑子就转个不停,也不知道自己想些什么,反正就是停不下来,好象脑子已经不受意识支配,越睡越清醒,与疲倦不堪的身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尤其是想到第二天还要工作,需要一个精力充沛的自己时,就更是觉得烦躁不安。
这种状态持续一两晚还可以忍受,如果长期如此,一来身体会因为得不到有效休息而导致免疫能力下降;二来心理上还会背上沉重的包袱,甚至一想到睡觉就恐惧、焦虑。
导致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生理的不适和药物作用等客观因素之外,由于个性特点引起的心理上无法调节的应激状态和潜在内心冲突成为症状的主要原因。
应激状态指对预期危险的担心、恐惧。比如,就要参加重要的考试了,担心自己过不了关;第二天要坐飞机,害怕飞机不安全等。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很久,只要诱发事件或环境发生了变化,失眠现象也会消失。而由潜在内心冲突导致的失眠是一种持续的焦虑状态,没有明确的担心对象和诱发事件,这种状态可能会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患者只有依赖不断增加剂量的药物才能入睡。
对于处于应激状态的失眠者,他们关心的往往不是失眠本身,而是担心即将面对的危机,想要尽可能地完全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对于个人具有某种特殊重要性的同时,还具有无法掌控的不确定性。而应激状态的失眠者在个性上可能存在无法面对不确定性的弱点,所以会夸大危机事件的可能性,试图把握控制它。但越想控制就越体验到无法控制,体验到无助与恐惧,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不安,为了克服这种不安,新一轮的控制企图又产生了,使大脑进入一个不断增强的情绪的恶性循环之中,致使神经高度兴奋而难以抑制,从而导致失眠。
由于潜在的内心冲突导致的失眠者关心的就是失眠。他们也存在着应激失眠者所经历的焦虑的恶性循环,只是那个难以控制的危机事件就是失眠本身。但与前者不同的是,这种对失眠的焦虑背后,掩盖着其真实的内心冲突。这些冲突往往是失眠者无法面对的,所以无法清晰地意识到,只是体验到一种莫名的焦虑,并把这种焦虑归因于无法入睡。比如,当一个人无法面对死亡的恐惧时,他或许意识不到自己在怕什么,为什么怕?但却体验到焦躁和不安,这种情绪令他难以入睡,于是,他把愤怒指向了失眠,将对死亡的焦虑转化为对失眠的焦虑,这其实大大降低了内心的恐惧,因为控制失眠好像要比控制死亡要容易得多。但殊不知,失眠也是无法控制的。控制只会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使人更加清醒。
睡眠原本是人类生理的一种自然规律,困了就会入睡。但这一规律却偏偏对失眠者不起作用,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试图超越规律、控制规律,好像拔苗助长,反而会适得其反,让自己变得更兴奋。因此,失眠者要走出失眠困扰,恐怕不是要在如何控制上下功夫,而是要找到其真正的原因,面对和解决内心冲突,获得人格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