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心理咨询--心灵之家 心理治疗 心理医生 心理专家 咨询师
 




每日灵粮
心理测评
首页机构简介服务内容心理专家介绍来访者指南心理障碍手册婚恋情感性青少年心理心理问答网上/电话咨询
 
成都心理咨询--心灵之家 心理治疗 心理医生 心理专家 咨询师
   
 

乱伦恐惧和乱伦冲动的心理分析
作者:覃浪峰  发布时间:2006-11-01  查阅次数:97096 次
 

前段日子蒋雯丽新广告"儿子娶妈妈"惹起了争议,引发了新的一轮有关乱伦的讨论。有不少网友,表示了不理解和批评,甚至指出该广告有“儿子想娶妈妈”的乱伦嫌疑,让人难以接受。由此看出“乱伦”依然是社会高度敏感的话题,那怕是一个5岁的儿童说他要娶妈妈。

     

 蒋雯丽演绎的广告版“妈妈”

在这则引起争议的广告里,蒋雯丽扮演一位母亲和一位5岁左右的男孩进行对话:

    孩子:妈妈,长大了我要娶你做老婆。(孩子很天真)

    蒋雯丽:什么?(有点惊讶)

    孩子:我要娶你。(孩子很认真)

    蒋雯丽:那爸爸呢?(逗小孩)

    孩子:我长大了,爸爸就老了。(两人很幸福拥抱在一起)

    孩子:妈妈永远也不会老!(最后出现话外音是XX化妆品让妈妈永远年轻。)

 

 

 

 

 

不难看出许多人对“乱伦”厌恶,甚至恐惧。对乱伦*的恐惧人类早己有之。在部落时期,就有了完善的防范乱伦的制度,和对乱伦者惩处的规定。(详见《图腾与禁忌》弗洛伊德著)

 

防制乱伦是在防什么?传统的观点是基于遗传的原因,人类为了防止乱伦导制的族群人口质量下降。如果我们坚信这种观点,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给论:乱伦不是问题,只要不生孩子就好。避孕药的出现,就绝对地动摇了乱伦禁忌的道德基础。

 

然而,既使一个双方自愿,没有强迫,有避孕措施的乱伦,双方也会付出心理上的代价。这个代价的付出不是因为道德的缘故或是遗传的缘故。

 

一个五岁的小男孩表达“娶妈妈”的愿望,混合着自己对母亲的依恋,对母亲的占有。因为占有可以使依恋变得可靠。同时“娶妈妈”也是成长的表达,希望自己象爸爸一样。“娶妈妈”的愿望也表明了小男孩对自己性别的认知和认同。这个时期,一个五岁的小男孩表达“娶妈妈”的愿望,是正常而健康的。是对母亲充分依恋的自然表现。

 

就像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自然地成长,结果总是个体从母体中独立出来,依恋关系越来越淡。个体不能从母体中独立出来,是成长的失败。

 

人长到14岁左右,在生理上便具有了性爱的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渴望,但他或她却不能使用这种能力,只能处于“性待业”的状态,结束这种“待业”状态,就要经历一番奋斗,才能赢得自己的情爱对象。(这个过程和动物争夺交配对象类似。)从情感的发展来看,人的发展是从依恋型的情感向爱恋型的情感发展。从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向外追求自己爱恋的对象。而乱伦关系中断了这样的发展进程,反而使原有的依恋关系加强,彼此加入了“性的依恋”。所以可以看出,乱伦恐惧的内核是对成长停滞的恐惧和个体怕被母体吞噬的恐惧。

 

乱伦冲动,对孩子而言,原因是虽然他或她在生理上长大了,但其性心理固着在幼儿时期。为了强化依恋关系,回避外面世界,解决内在的的性冲动,孩子与其父母的关系被乱伦渴望所主宰。这种状态称之为“乱伦性固着”。乱伦冲动有时会转化,指向另一个年岁大得足够当自己父母的人。比如,在一个大家庭中,在乱伦冲动的指引下,翁媳关系、岳母与女婿的关系就变得微妙。

 

对父母而言,随着年岁渐长,父母通过将自己放在与儿女对等的位置上,来进行自救。这种自救愿望可能会构成乱伦的冲动。

 

当父母与儿女认同,就爱上儿女爱的人。这些冲动同样使翁媳关系、岳母与女婿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乱伦冲动被压抑,人们就在文化作品中去表现乱伦,以此渲泄这种自己都感到可怕的冲动。当乱伦是别人的故事,无论自己被怎样地深深打动,都是安全的。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乱伦让人厌恶,却又有那么多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去表现它的原由。

 

乱伦是人类社会最大的禁忌,却又象是人类社会的一个谜。

                                     2006.10.28

访客评论
大爱大得,小爱小得 身心灵乐园 http://desu.5d6d.com 36战商会
近亲(表兄妹)相恋,结婚,算乱伦吗?是不是很脏,很不可饶恕,更不能被接受????? yiyi
发布评论 发布者姓名: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评论内容:
 
成都心理咨询-成都心灵之家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成都心理咨询-成都市心灵之家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蜀ICP备06020902号
网站流量:650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