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心理咨询--心灵之家 心理治疗 心理医生 心理专家 咨询师
 




每日灵粮
心理测评
首页机构简介服务内容心理专家介绍来访者指南心理障碍手册婚恋情感性青少年心理心理问答网上/电话咨询
 
成都心理咨询--心灵之家 心理治疗 心理医生 心理专家 咨询师
   
 

寻找迷失的自我
作者:陈虹   发布时间:2006-11-01  查阅次数:6684 次
 

如今在中学和大学生中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觉得学习和生活缺乏动力,对现实和未来感到迷茫。他们有的表现为厌学、逃学,或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或游走于声色场所,用酒精和“恋情”来麻醉自己。就像吸毒者离不开毒品一样,他们只有通过这些刺激来感受自己。虽然这些快乐太短暂,而且还有些虚幻和不现实,但却是他们难以割舍的。还有的表现为极其刻苦,为了将来的出人头地在校园里拼搏着。他们也可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获得一些荣誉,在别人的眼中他们是优秀的,是令人羡慕的,甚至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可当他们独处的时候,却有一种空洞而无助的感觉,好像为之而奋斗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自己其实没那么好。虽然荣誉和别人羡慕的目光能让他们得意一会儿,可内心却没有真实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久而久之,他们要么会丧失学习的动力,对现状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即使还能在短时期内保持优秀,但不久就会出现大幅度的成绩下滑,甚至出现严重的躯体疾病。要么会变成一个“机器人”,虽然在学校里可以“风光一时”,但却惧怕走向社会,即使走向社会了,也总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成为 “高分低能儿”。

本文将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从两个学生的个案入手,就现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这种颓废和迷茫的心理进行分析,揭示自我迷失的过程和根源。对于即将做父母和已经做父母的人,期望能够通过本文更清楚地看到,一个孩子是怎样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迷失自己的,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拥有真正的自尊和自信去面对未来的生活。而对于那些已经严重受到伤害的孩子,我们又该如何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他们,使他们重新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个案一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初二学生,由于无法承受学习压力而来咨询。从外表上看,她衣着随便,举止懒散,形容憔悴,神情倦怠。她原来成绩很好,但最近成绩大幅下降,自己觉得很不服气,但对于提高成绩又感到力不从心。她一会儿说不想读书了,想跑到森林里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又觉得不现实而非常苦恼。一会儿又说她不是不想好好学习,以她的聪明才智只要稍稍用点心就可以名列前茅,只是由于她患了严重的胃病和脚病,使她无法像别人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她述说的过程中,除了不时地哭泣,就是不停地改变坐姿,显得非常焦虑不安,最后干脆有气无力地躺到了沙发上。她的愤怒和无助的神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她不想回家,因为讨厌家里的气氛,讨厌听到母亲的唠叨,也讨厌去学校,因为不想跟老师和同学打交道,感到他们都不能理解自己。除了学习和疾病以外,还有一件事深深困扰她,就是总担心自己经常打屁,觉得很对不起她身边的人,怕别人会因此而瞧不起她,这也是她不能注意听讲的重要原因。

孩子咨询的目的是期望自己能够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再受各种躯体症状的困扰,拥有快乐、健康和自信。

从症状获益的角度来看,这个女孩有许多躯体化的症状表现——胃病、脚病以及不停地打屁等。这些症状给她带来两个好处,一个是为她的学习成绩下降找到了很好的借口,可以暂时转移自己无法提高学习成绩所带来的焦虑,这是一种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无法调和的焦虑。一个是她可以因此理所当然的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和爱。因此,要想消除症状,首先要培养她的自信和自爱的能力,当她有足够的信心来面对她的学业,有足够的能力来关爱自己的时候,症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那么,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她获得自信和自爱的能力呢?答案就在母亲“爱”的方式里。

这是一个极度焦虑的母亲,她的面貌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很多。她说自己没有工作,不去工作的原因是她患有严重的异性恐惧症(丈夫例外),这一症状折磨了她几十年,她从没对人说过,就连丈夫也不知道。为此,她很少与人打交道,觉得自己是没指望了,于是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女儿身上。她痛苦万分地描述着她的症状,但好像只是为了诉苦,以博得别人的同情,而真正想要改变自己现状的信心和愿望并不强烈。她对症状的焦虑似乎已经完全转变为对女儿的焦虑。她说她的问题太严重了,很难解决,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女儿的问题。这看似冠冕堂皇的态度后面是对自己问题的逃避,因为保留症状还可以给她带来诸多好处,使她不必去面对那个脆弱而真实的自我,以及这个弱小自我无法处理的各种人际关系,如夫妻关系、同事关系等。可见,她症状获益的方式与女儿何其相似,女儿简直就是她的复制,这种复制是通过溺爱和过度控制来完成的。

可以想象,在这个女孩将要出生时,她就被母亲怎样地期待着,如果夸张一点的话,在母亲的潜意识中,她是母亲的“救世主”,是可以给母亲带来新生的人。首先,孩子把母亲从各种尴尬的关系中“拯救”出来,作为一个客体承载着母亲生命的意义。母亲在对弱小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中体会到自己的强大,这是她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体会不到的。所以在潜意识中,她倾向于用过度保护来遏制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因为一旦孩子独立自主,她便很难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了。由于这种过度保护,孩子无限夸大的虚假自我被助长,她学会了运用各种手段来操控母亲,而母亲也因着自身的原因迎合着这种操控,象伺候公主一样无微不至地呵护着女儿,生怕哪里照顾不周会得罪她。这就是存在于母女之间的溺爱模式,它复制着妄自尊大的理想自我与弱小的真实自我之间的焦虑。同时,在母亲眼里,女儿还是她自恋的投射对象,是她获取无限享乐的承担者,她自己不愿面对、无力实现的那些欲望只能寄希望于女儿去完成。于是,孩子再一次成为一个客体——荣耀母亲的工具。母亲用尽各种方法来操控孩子,包括贿赂、纵容、欺骗、威胁等,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给孩子制造内疚感,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好恶行事,完全不尊重女儿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想法。这就是所谓的过度控制,它复制着欲望与苛刻。

溺爱和过度控制都是打着为孩子好的“爱”的幌子,将孩子作为一个客体而不是一个主体来期待,使孩子成为自身价值和获取无限享乐的承担者。溺爱的实质是由于心理上对孩子的依赖而产生的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纵容;而过度控制则是因父母的欲望而直接实施对孩子的操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溺爱和过度控制常常结伴而行,互为因果。其危害是巨大的,它从以下几个方面障碍自我的发展。

首先,溺爱导致过度保护,使孩子缺乏应对挫折的机会,从而阻碍了他们独立性和自信心发展。由于母亲依赖女儿的弱小获得价值感,同时,女儿也是她夸大自我的投射对象,所以在潜意识中,母亲倾向于代替女儿完成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应该承担的事务,一方面体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也通过被女儿操控从女儿身上体会到全能感,以补偿自身的无能感。此外,母亲的不安全感和不自信转移到孩子身上,也可能导致过度保护。比如:陪伴她睡觉、一遍遍地提醒她起床,为她整理房间和清洗衣物等,母亲的这些看似“爱”的行为,剥夺了女儿去实践和经受挫折的机会,不仅妨碍了女儿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发展,而且一旦哪一个环节母亲没有照顾到,女儿立刻就会陷入无助的痛苦中。这种无能感将会影响到她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她无论在哪里遇到困难都更容易选择逃避,因为她没有面对挫折的经验,这种挫败感的反复体验,会最终使她丧失自信。

其二,溺爱和过度控制致使孩子不愿也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原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当他感觉自己有权也能够这样做时,他是自由而幸福的,即使为此遭受挫折,也不会从根本上动摇他的进取之心。因为这种动力源于他自我实现的本能,它会源源不断地为自我的发展提供能量,使自我在不断经受挫折的过程中练就坚韧的品质,学会为自己负责。而背负父母命运的孩子则不同,就像案例中的这个女孩,她觉得学习是母亲强加给她的重担,在她幼年时,就常常被母亲弄去学这学那,而她又无法拒绝母亲的这些“好意”,只好硬着头皮学。这种怀着不满和对抗的情绪,会严重地挫败她天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母亲的过度保护给她带来的无能感,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就会想方设法地逃避,如磨蹭、迟到等,表现为对自己学业的不负责任。

其三,溺爱和过度控制导致孩子自我中心和缺乏关爱别人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面临问题。由于溺爱表现为接受孩子的操纵,助长了孩子虚假的自我全能感的发展。在孩子出生后最初的几个月里,自我与世界是融为一体的,他们用啼哭来获得满足,觉得所有的满足感都是啼哭带来的。这时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会让他们获得全能感,这种全能感是构筑健康自我的基础,但却是不真实的。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自身与外部世界的边界越来越清晰,这种全能感会接受一个“象征性地阉割”,即认识到自身主体的有限性,将全能感投射给父母或自身以外的其他客体。这种投射带来尊重与认同,并通过内化,使孩子重新获得全能感。这时的全能感是真实的,因为它是与自我有限性相平衡的结果,也是长期内化和实践的产物。而溺爱的孩子则不同,由于过度保护,孩子与父母始终处于一种“共生”状态,缺乏自我的边界,这使他们仍然保持着最初的虚假的全能感,父母被任意使唤,就好像是自己无限延伸的手臂。这种“主仆”式的关系得到了父母的强化,他们怕得罪孩子,怕失去孩子的依赖,因为他们依赖着孩子的依赖。所以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满足他们,他们会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不会有被爱的感觉,更不会因此而产生应有的感恩和尊敬。如果父母没有满足他们,他们还会产生怨恨,想方设法地去再次实施操纵,这同时也是对父母过度控制的报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仆”关系也会复制到与同学、老师等其他人的关系中,造成人际关系的障碍。案例中的这个女孩就曾经神情矫捷地谈到她的父母说:“他们才不是我的对手呢,又上当了。”在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中,她渴望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但却轻视周围的人,总想以控制和显视全能感的方式来获得别人的尊重,使别人都对她敬而远之。这种人际关系的困扰,也是她不愿去学校的重要原因。

再则,溺爱与过度控制,看似关爱,实则冷漠。他们虽然为孩子做了很多事,也买了很多东西,但却完全不能体会孩子的感受,而仅仅以自己的好恶来论断孩子。案例中的这位母亲就曾一遍遍地向我述说:“她要什么我就给她买什么,尽管家境不好,但只要是为了孩子,再难我也要尽力去办。可不知为什么,她还是不开心,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孩子也满腹委屈地向我哭述说:“没有人了解我心中的苦,跟妈妈说她只会误解我,觉得我莫名其妙,甚至比我更焦虑。”我们可以设想,母女之间无数次地重复着这种无效的沟通,原因就在于母亲缺乏与女儿共情的能力,不能给与女儿需要的关爱——情感的支持,这是物质上的满足无法弥补的。爱可以传递爱,冷漠也可以复制冷漠。这种缺乏情感交流的关系模式,也同样存在于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中,她无法正确体验别人的感受,而只能投射自己的好恶,于是,自身存在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被外化到与别人的关系中。为此她非常苦恼,发出了“别人都不理解我,都看不起我。”的感叹。

其四,溺爱会使孩子背负沉重的内疚感。对于一个缺乏爱的能力的孩子来说,面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他是既得意又恐惧,得意的是她实现了对父母的操控,恐惧的是这种“呵护”成了他无形的包袱。因为他是一个无能者,对父母的付出她无以为报,留给自己的只有内疚。内疚是一种强烈的自恨情绪,是愤怒指向自己的表现,这种情绪常常是导致一些生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案例中的这个女孩正是因为背负了来自父母的太多的心理压力而患了胃病、脚病,它的无意识语言好像是在说,“我已经吃不消了,也走不动了”。更特别的是,她会因为经常打屁而觉得对不起别人,这一症状更形象地演绎了她的内疚感。

      其五,过度控制可能带来强烈的逆反和反社会行为。“棍棒之下出好人”,父母沿袭这句古语,理所当然地按照自己的标准为孩子规范着行为的底线。一旦孩子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受到粗暴的责打和惩罚。案例中的女孩从小就被母亲要求学这学那,虽然有些不是自己的意愿,但也经不住母亲的唠叨。而且从回家到睡觉,母亲都会不停地对她的行为进行干预,使她感到非常愤怒。以至于后来母亲一说话她就烦,有理无理都想跟母亲对着干,甚至想逃离家庭。这样的孩子会神经质地追求自由,他们逃入网络、酒吧,甚至不惜吸毒来麻醉自己,对抗父母。如果有的家庭的干预带有暴力性质,孩子很可能消极认同这种暴力,并复制这种方式到社会生活中,成为社会安全的隐患。

可见,溺爱和过度控制的关系模式是使孩子迷失自我的重要原因。它们将孩子自我实现的潜能引入了一个误区,即用于发展虚假的夸大的、防御性的自我。那么,对于缺乏关注家庭的孩子又会怎样呢?它与溺爱和过度控制相比,又会对孩子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影响?

个案二是一个二十二岁的大四男生,中等身材,衣着讲究,神情木然。因为对未来感到困惑,缺乏生活的动力而来咨询。他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都很优异,而且读的还是名牌大学。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聪明能干,前途无量的人。他常常为别人的称赞感到自豪,可内心总是觉得底气不足,认为自己没别人说的那么好,甚至害怕进入社会。他说自己像个缩头乌龟一样,尽管有许多好的想法却不敢付诸行动。而且好像缺点儿什么,人应该有的那些情感体验、兴趣爱好他好像都没有,除了学习,他就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好,整天把自己泡在教室里。虽然这会令他感到厌烦,但也比停下来玩儿一会儿好,因为那样会让他觉得实在是浪费时间,甚至会为此自责几天。他说自己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没有生活的动力,对未来也看不到希望。

这位学生从小生活在一个再婚的家庭里,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不知道父亲是怎么死的,只是听别人说,爸爸很优秀,是自杀的,因为被人告发有外遇。母亲在他三岁时再婚,之后又生了一个弟弟。他本来还有一个姐姐,比他大六岁,但在父亲去世一年后也因意外死去了。他说继父非常严厉而苛刻,常会粗暴地对待他。对继父他是又恨又怕,就是与他一起吃饭都会心惊肉跳,生怕他哪里看不顺眼就又会被挨上一下。母亲是个少言寡语的人,虽对他不像继父那样苛刻,但却很少与他交流,他觉得母亲不能保护他。弟弟出生后就成为家人关注的中心而倍受呵护,这更让他感到孤独和无依无靠。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家庭背景下,他与不同家庭成员的关系中存在许多相互矛盾的因素,一个孩子为了逃避这些关系中的矛盾冲突,会无意识的采用一些避免冲突的策略,即所谓的心理防御机制,以缓解内心的焦虑。于是,原本用于自我实现的能量,被消耗于这种避免焦虑的防御过程,即能量服务于假性的自我,从而使自我的潜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在他与家人的关系中,哪些因素导致了真性自我的迷失呢?

在咨询的开始,他告诉我一个经常都会出现的梦境:父亲站在岸上,他和母亲在船上,他哭喊着要求父亲上船来,可船还是离岸边越来越远了,他感到非常无助。这个梦境演绎了一个早年丧父儿童的分离焦虑。船是家庭的象征,因为与家人在一起意味着可以“同舟共济”;河流是活水,代表着生命,也代表着一个人的情感生活;与父亲的分离,意味着“父性隐喻”登陆的失败。“父性的隐喻”是拉康学派的说法,它使人成为一个延续的存在,成为由语言所标示的身体。而对这个孩子来说,早年丧父,意味着这种存在感和归属感的丧失。这使他对生父产生了一种又爱又恨的情绪。爱是出于一种生命的连接,一种渴望归属、渴望安全的需要;而恨的是父亲在他最需要保护的时候离开了他。

出于对死去父母的爱,年幼的子女往往会在潜意识中选择死亡,以表达对父母的爱与连接。来访者姐姐的意外死亡很可能就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杀。而他之所以没有步姐姐的后尘,可能还在于他是一个男孩。男孩与女孩对父爱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除了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以外,女孩对父亲还有一种强烈的依恋和爱慕,而男孩的这种情感则是指向母亲的,甚至希望独占母亲,在潜意识中有一种“弑父娶母”的冲动,即所谓的俄底浦斯情结。由于父亲的早逝,实现了他的这种无意识愿望,他可能觉得父亲的死与自己有关,特别是后来知道父亲是因为一场外遇而自杀的,这既让他感到耻辱,更强化了他潜意识的某种感觉,即父亲是为了得到女性的爱而死,他的外遇是由于没有得到母亲的爱,因为母亲把爱给了自己。为了平衡这种负罪感,他采取了与父亲消极认同的方式,来表达他与父亲的连接与爱。这种方式的潜意识语言是:我永远是弱小的,永远不会超越和替代你,我愿意承受与你一样的痛苦——就是生命的无意义。在这一动力的推动下,在潜意识中他情愿抑郁,也不愿去感受生命中的美好和快乐,过着如他所说的行尸走肉的生活,缺乏作为一个人本应有的情趣。

同时,对于一个早年丧失父爱的小男孩来说,那个曾经为他提供庇护、带来安全感的大树倒塌了,他被毫无遮拦地暴露在这个充满危险和不确定性的未知世界里,使他感到强烈的恐惧感——一种被阉割的焦虑。一方面他倾向于与母亲独立生活,自己去延续父亲的使命;一方面又渴望重新得到一个提供父爱的客体,以获得安全感。由于父亲的自我阉割(自杀)给他带来的强烈的恐惧感和无助感,使他最终选择了后者,即隐藏、压抑自己成为父亲的冲动,寻找新的庇护与获得安全感。他还记得六岁时做的一个梦:他拿着生父给他的一支木枪在麦地里玩,结果不知怎么把木枪给弄丢了,这支木枪是父亲留给他的最喜欢的玩具。父亲给的木枪代表着“父性的隐喻”,是一种父性权柄的象征。他把木枪弄丢了是一个愿望的实现,表明了他对父性权柄逃避的愿望,这种逃避也是为了获得安全感。因此,他说他害怕成功,对待事业就像一个缩头乌龟一样,虽然有许多好的想法却不敢付诸实施,整个人都处于一种退缩和受压抑的状态。

另外,出于对生父的爱,他倾向于要帮助生父看着母亲,不让别人拥有她。然而,这种潜意识的愿望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只能是妄想,母亲还是嫁人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真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说父亲和姐姐的去世给他带来了不安全感和负罪感,那么,母亲的改嫁又让他体会到深深的无能感和孤独感。正如他常常跟我说起的一句话:“我总是觉得没有办法,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正如他无法掌控父亲和姐姐的去世一样,他同样也无法阻止母亲的改嫁。这种挫败感使他开始怨恨自己和周围的人。与继父不同的是,对母亲的情感中不仅有怨还有依恋和爱,为了逃避内心对母亲爱与恨的冲突,他无意识地使用了分裂的防御机制,把同情和怜悯留给母亲,把对母亲压抑的怨恨转移给了继父和自己。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萌芽和发展的时期,这种自恨的情绪会严重干扰健康自我意象的形成,他会觉得自己是个不乖的、无能的孩子,因为孩子没有判断力,他会认为母亲的改嫁是自己不够好。所以,即使现在的他已经很优秀了,他还是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除此之外,他身上还有一种被“扭曲的成长的动力“。之所以称之为“被扭曲的动力”,就在于这种动力仍然是服务于假性的自我。服务于真性自我的成长动力能够使个体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感到快乐和满足,从而作为生命的存在而体会到意义感和价值感。对这些自我实现的人来说,工作和学习本身是快乐的,而且只是快乐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这个早年丧父的儿童来说,工作和学习不仅成了他生活的全部,而且成了他不得不尽的职责,他不允许自己在这方面有丝毫松懈。我想这与他对生父的恨有关,即恨他那么早就离开了他,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这种恨是被他长期压抑的,因为对生父又爱又恨的情感会带来内心的焦虑,孩子通常会用分裂的机制来缓解这种焦虑,即把爱给父亲,把恨指向自己。基于对生父和姐姐死亡的体验,他不仅憎恨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恐惧死亡。他会不断地强化自己的责任感,拼命学习,甚至不允许自己有放松的时候。正如他所说,他情愿整天把自己泡在教室里,虽然这会令他感到厌烦,但也比停下来玩儿一会儿好。因为那样会让他觉得实在是浪费时间,甚至会为此自责几天。这种对待学习和时间的态度是强迫性的,它不仅表达了他对生父与姐姐过早去世的不接纳,同时,也演绎了对死亡的焦虑——通过对时间的“珍惜”来抗拒死亡。

可见,在这位学生的个性中,存在两种相互矛盾的动力。一方面他竭尽全力地学习,并希望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而获得成功。因为不负责任的代价是惨痛的,稍有闪失就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一方面又害怕展露头角而退缩不前,因为在他的潜意识中,超越意味着背叛和不安全。这种相互矛盾的内心冲突耗尽了他的心力,最终使他陷入迷茫。

在与家人的人际互动中,生父、姐姐的死和母亲的改嫁构筑了人际情绪的基本底色——怨恨与冷漠。这使他很少主动与人交流,更不会向家人提出要求,即使要求是合理的。他为自己营造出一种弃儿的感觉,在情感上主动与他们疏离,好像自己是个孤儿似的,从而保留住对他们的恨。在潜意识中,他以此来折磨自己,也惩罚家人。但在意识层面,他又非常渴望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这种渴望爱又拒绝爱的矛盾成了恶性循环,即拒绝爱导致得到的爱就少,而得到的越少就越渴望得到,这种对爱的高期望值又会因为拒绝而不被表达,当然结果会是更大的失望,而这种失望又会最终转变为恨。这种循环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他更加的孤僻和抑郁。

那么,难道都是这个孩子在自作自受吗?当然不是,家人的态度也对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则是生父与姐姐的死,再则就是母亲的态度。作为一个早年就失去两个亲人的孩子来说,母亲是他唯一的亲人,如果母亲没能处理好儿子与重组家庭的关系,让儿子感到虽然母亲再嫁,但仍然爱他、关注他,就会给儿子带来巨大的伤害。这位母亲由于前夫不光彩的死和女儿的夭折,压抑了太多的怨恨和悲痛,这种负性的情绪又没有办法直接向幼子和再婚的丈夫表达,因为儿子没有错,再婚的丈夫是他们孤儿寡母的希望,她更不能得罪他。于是长期的压抑使她少言寡语,为了维护再婚家庭的利益,也有对前夫怨恨的转移,她很好关注儿子的感受,尤其是与再婚丈夫的孩子出生以后,她更是把心思都用在了小儿子和丈夫身上,在情感上与大儿子更加疏远了。母亲的冷漠剥夺了孩子仅有的一点家的感觉,也增加了他对继父的怨恨。

继父的角色是尴尬的,因为当他刚开始扮演这个角色时,就不得不面对继子得恨。这恨不仅有儿子对父亲的天生的排斥,对于这个孩子来说,还有对生父和母亲的怨恨的转移。面对这样的儿子,继父能够明显的感到他的敌意或不接纳。为了确立和巩固自己在这个重组家庭中的权威地位,继父用了高压政策来对付那个与他共同分享一个女人的爱的男人——他的继子。这种高压加深了他们原本就难以调和的矛盾,即使在长期的父子关系中还有一些少许的依赖与庇护的互动,也都被这种敌意淹没了。其实,在儿子心中,一直渴望着一份能够给他带来安全感的父爱,只是这份爱的渴求被恨和来自继父的敌意压抑了,尤其是在弟弟出生以后,父爱对他来说更成了一种奢望。于是,面对家人的冷漠,他也只能选择冷漠,冷漠到麻木,以逃避那种难以忍受的孤独感。

可见,由于这个孩子复杂的家庭背景和家庭关系导致了他自我的迷失,而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来自父母的冷漠。这种冷漠与溺爱和过度控制环境下的冷漠都造成了同样一个后果,即真实自我的迷失。但在表现形式和最终对个性的影响结果等方面还是有所不同的。

首先,从表现形式上看,溺爱和过度控制中的冷漠更具隐蔽性,它们都是打着“爱”的名义,把父母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他们去承担父母自己人生的价值和虚荣。溺爱表现为过度保护和毫无原则的纵容;而过度控制表现为事无巨细的操控。这两种模式往往同时作用于一个孩子,使孩子一会儿觉得自己是万能的,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完全不被信任,连一点儿小事都做不好。冷漠就在于父母完全漠视了孩子作为一个生命的主体所具有的自身的发展规律,压制了孩子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使孩子仅仅成为承载他们价值和欲望的客体而存在着。这种对于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漠视,又被披上了一件“爱”的美丽外衣,让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就不得不承担这种冷漠。而漠视家庭中表现出来的冷漠却是显而易见的。它直接让孩子感到被忽视,觉得自己是无足轻重的,有一种像弃儿一样的无价值感。

再者,从对个性的影响结果来看,溺爱的孩子表现为自我中心,盲目自大,当理想的自我遭遇现实的挫折时,会显得不堪一击。他们有着极高的控制欲和极底的自尊感,而自尊又依赖于控制的实现,这使他们在人际关系中面临困难,因为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同时,过度保护带来的无能感与表面的自大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不仅导致自恨,而且滋生内疚。由于自我的弱小,他们渴望自主却又逃避责任,所以只能常常生活在梦想与内疚交织的世界里,表现为十分的焦虑或喜怒无常。对于过度控制的孩子,更多的表现为对抗和判逆。他们将自己的精力都耗用在如何对抗父母争夺自主权的战争中。他们神经质地追求获得独立性和绝对自由——一种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自由,因为这责任是父母强加的,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丢掉它,即使为此而放弃自己。于是,他们有的逃进虚拟世界,有的沉溺于某种刺激以麻醉自己。对于漠视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就好像总也吃不饱的乞儿,渴望着别人的关注和爱。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欲望之洞,在无止尽的对名利和爱情的追逐之下,掩藏着对爱和关注的神经质渴望。他们有着很强的成就动机,在别人眼里他们也常常被认为是成功人士,可他们一点也不快乐,对自己和别人都非常苛刻,像一部上了发条的机器不停地运转着,但却始终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同时也是一群逃避责任的人,虽然拼命劳作,却无力为自己和他人负责。

心理问题重在防御,如果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能够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给予他们充分的爱与信任,尊重他们的需要,分担他们的软弱,使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以及爱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就能避免用于防御和神经质需要的假性自我的滋生,为真我的发展提供能量。而对于那些已经出现类似心理困扰的孩子,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干预和帮助。对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更多地需要对家长的教育方式进行干预,甚至有的需要父母接受一段时间的咨询或咨询,处理父母自身没有意识到的一些心理因素,从而保障正确的教育方式得以实施。对于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可以更多地对孩子实施帮助,使孩子对自己的症状和个性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领悟,从而达到消除症状、完善个性的目的。

       要达到这样的咨询目标,首先是要找到造成自我迷失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认知、情绪、想象等多个层面,它们充满着矛盾性,被压抑在无意识中。只有将它们换回到意识层面并加以整合,才能修通自我发展的道路,使真性自我获得成长的动力。促成这一过程的发生有许多方法,其中由我国心理学家朱建军教授所创立的人格意象分解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

       人格意象分解是指在放松状态下,运用意象对话,使个体的脑海中呈现出不同性格的人物或动物——即其子人格。对这些子人格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的问题子人格,仍然运用意象对话促成其成长、改变和整合,从而达到咨询的目的。意象对话的运用仍然是一个不断意识和领悟的过程,只是这种意识和领悟是借助“原型”来完成的。荣格说:“领悟的基础是原型。原型是领会和构筑经验的方式。”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重要部分,它不是经验本身,但它的印象是经验,它承载着强烈的情感体验,并以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具有象征意义。在许多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我们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如英雄、母亲、孩子等原型所体现的情感就是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体验。子人格虽然不一定都是很纯的原型,但他们都是以原型为基础的。各子人格间的矛盾性和不协调性,是来访者内心冲突的根源。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个体与客观世界中客体的关系,构筑了个体的心灵世界,这种关系虽然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但其实质却是内化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而这些内化的主体与客体就相当于子人格,所以调整客体关系也就可以转化为调整子人格及其相互关系。

       子人格的调整大概有三种途径。其一,通过改变单个的问题子人格来达成转变;其二,借助于来访者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子人格来达成问题子人格的转变;其三,重新内化一个优势子人格以达成问题子人格的转变。下面就以案例二为例,简要地阐述这种技术的应用。

              在这位大四男生的子人格中有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子人格,一条灰黑色的小蛇和一头不停耕地的黑色水牛。这条小蛇被他命名为“泥巴”。它躺在地上,感到孤独和无助,它对人没有恶意,渴望与人交往,但没有人相信它,人们因害怕而远离它,因为它是一条蛇。这条蛇是胆怯与愤怒的矛盾体。蛇意味着一种隐秘的、令人防不胜防的攻击性,是怨毒的化身,但因为它是一条小蛇,所以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来表达这种攻击性,害怕因此而受到更大的伤害。于是,它只能选择压抑愤怒,黑色就是抑郁的颜色,它是愤怒被压抑的表现。要帮助这条抑郁的小蛇,首先是要让它意识到它的愤怒,并有足够的勇气表达出来。在他的子人格中,有一条叫做“咆哮”的龙,这是一条金黄色的直飞冲天的龙,它代表力量和勇气,也是父性隐喻的象征。当蛇与龙发生融合时,压抑开始解冻,愤怒的情绪愈来愈多地被他意识到,他开始宣泄这些愤怒。随着怨毒的释放,被恨压抑的对自己和亲人的爱被激活了,他开始尝试以一种恰当的方式来让别人知道他的需要,并从中获得满足。

              第二个问题子人格是一头不停耕地的水牛,被他命名为“田”。这是一头黑色的水牛,它挥汗如雨,不停地劳作,不愿停歇。这头牛的表现是强迫性的,黑色是对生活情趣的压抑,这种无休止的劳作最终会把它累死。这牛的个性常常会从他的生活作风中体现出来,比如强迫性的学习态度,和对生活缺乏情趣等,在前面的段落中也对这些原因作了详尽的分析,现在是希望通过意象对话来找到解决的办法。首先他需要意识到牛不能停下来的原因,他说:“因为不停的耕耘是它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说:“它想要获得什么?”他说:“想要获得温情。”在同他讨论成长经历的过程中,我发现姐姐是最能让他感受到温情的人。于是,通过处理他与死去姐姐的关系,在尊重和接受姐姐的去世的基础上,内化姐姐的自由、单纯和爱的品质。随着对父亲矛盾心理的处理,姐姐的意象在子人格中的形象越加清晰,这头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的颜色由黑色变成了黄色,虽然仍在耕地,但累了就会停下来吃一会儿草。

             意象的改变是个性变化的晴履表,来访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咨询以后,逐渐恢复了社会兴趣,人际关系也得到了改善,不再强迫性地学习,并对未来开始充满信心。

            

 

        参考书目:

              1、《你有几个灵魂》  朱建军   

              2、《我是谁——一关于意向对话技术》  朱建军

              3、《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Michael St. Clair   贾晓明、苏晓波 译  

      4、《拉康文选》  拉康 著

      5、《荣格文集》  卡尔.荣格 著

      6、《谁在我家》  伯特.海灵格、根达.韦伯 著

      7、《神经症与人的成长》  卡伦.荷妮 著

      8、《被遗忘的语言》  埃里希.弗罗姆 著

 9、《弗罗姆文集》 埃里希.弗罗姆著

访客评论
我感觉此篇文章写得很好,有理论有方法,有指导性意义。可分成两篇来写。 黄华 12月14日
发布评论 发布者姓名: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评论内容:
 
成都心理咨询-成都心灵之家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成都心理咨询-成都市心灵之家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蜀ICP备06020902号
网站流量:65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