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化是指对自己、他人和环境有某种理想的要求,一旦要求达不到,自我就会否定一切,甚至因此而感到崩溃。这也是抑郁症发生的主要心理原因。
如果一个小孩为得不到一颗糖而哭闹不休,我们会感到他在任性,因为他想用哭闹来得到那颗糖,在他的心里,得不到是一件不应该发生的事,所以才会委屈、愤怒,而哭闹正是这种悲愤的表达,好像是在说:凭什么这样对我?你们本来就应该给我想要的东西!我们觉得这孩子任性,正是基于他这种自我中心的逻辑。
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这哭闹的背后除了悲愤,还有求而不得的痛苦,对小孩来讲,欲望的满足几乎是他获得自我存在感的唯一途径,欲望的丧失等于是让他丧失了存在感,所以才痛苦至极,哭闹不休。小孩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他还难以觉察自我的状态,也还没能发展出超越欲望的心理结构,所以只有帮助他转移注意力,重新找到新的欲望满足点,他的痛苦才能缓解。
可见,任性的背后有无法承受的痛苦,这种痛苦成为一种无奈的动力,逼迫着当事人不得不去欲望,并期待着欲望的满足,当这种满足无法达成时,就会生出对他人、环境和自己的怨恨来,因为自我已经无路可走了。
欲望的满足就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只要你还生活在欲望的层面,那就只能通过欲望的满足才能获得存在感,就无法摆脱理想化带来的任性。这些欲望小到一颗糖、一次考试、一个评价,大到学业顺利、成绩优异、事业成功,或者有人会说,我不期待有多好,只希望没有亲人朋友的背叛、少一些孤独病痛的折磨,这些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愿望,只要是达成了才能满足的,就都属于理想化的欲望,也就难以避免的会出现小孩子般的任性,以及任性不成功带来的痛苦。
小孩子的痛苦还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缓解,成年人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小孩的欲望比较简单,没那么多附加条件和评价标准,得不到一颗糖,可以得到一个玩具也能满足。而成年人的欲望都比较大而苛刻,比如,要比别人优秀,要有一个不离不弃的爱人、患难与共的朋友,要没有失败、没有无助、没有痛苦等等,这些欲望一旦挫败也很难转移,因为没有哪一个欲望是容易实现的。也许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小孩子的抑郁症很少,随着年龄增长抑郁的反而越来越多,特别是少年和青年阶段的人群,毕竟外在开始逐渐对他们有要求,当这些要求在心灵世界里泛滥成灾时,原本简单的本能愿望就会受到污染,变成欲壑难填的欲望,与之前有了天壤之别,而面对越来越难以满足的欲望,自我也就只有抑郁了。
那么,人是不是只有活在理想化的状态中,不断的经历任性失败的痛苦呢?当然不是!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另一些生命状态。
喜欢做什么就去做,登山、摄影、跳舞、唱歌、养花、烘培等等,不管做得好与不好,都可以乐在其中,没有必须达到目的才能满足的欲望,每一次投入都是一种有趣的经历。即使对于没有兴趣的学习和工作任务,也可以为了生存而选择认真,所谓既来之则安之,在忘我的投入中也总能感受到意义。
投入就能感受到意义是生命本身的自然规律,而是否投入则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如果没有理想化要求的束缚,自己便可以更自由的选择,因爱好选择,而不是一定要能赚钱,因生存选择,而不是一定要优秀,因爱去选择,而不是一定要天长地久,虽然也期待美好的未来,但自己并不活在明天,因为投入的当下已经足够美好了。
生命原本就是一个过程,因为任何目标都会被死亡终结。当然,这并不是说生活目标毫无意义,恰恰相反,为了让过程更有意思,目标是必不可少的,就好像一场球赛,我们觉得过程很精彩,进球目标的设定功不可没。但目标一定是服务于过程的,一个好的人生目标,一定是充满了爱的情感,能够激发我们更好的投入当下。
在这样的生命状态下,所有的目标都不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因为自我不仅存在于目标的实现,更存在于投入的过程之中,所以可以顺其自然。这是对欲望的超越,是心理成长的结果。
成长的关键是对责任的承担。小孩子需要承担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延迟满足的训练就是在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这可以将自我与欲望的连接转移到意志上来,孩子们会因自己的承担能力而感到骄傲,从而获得意志上的存在感,不再受制于欲望。生命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存在体验,有待于我们自己去开发它,比如身体感觉、求知体验、丰富的情感与审美体验等,这些体验能够夯实自我存在感,从而可以不再被外在要求和评价所污染,做一个简单而有趣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