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目 录








心理学进阶教程:感觉

作者:覃浪峰   发布时间:2012-01-22  查阅次数:14482 次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活动的学问。人的心理活动可以看成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由信息的输入,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输出三部分组成。这种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待与研究心理学,是五六十年代兴起的认知心理学,目前越来越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感觉:

人获取外界的信息主要通过感觉器官。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身,对应的有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人们常说的第六感,指的是直觉。直觉是知觉的一种,并不是一种感觉,这在后面会详细讨论。

人的感觉器官是有限的,并不是世界上存在的事物就都可以感觉得到。比如,电磁信号人就无法直接感觉到,只能将电磁信号转变为图象或声音人才能感觉到。

人的感觉能力有限还体现在,太微弱的信号人就无法感受到。比如光太暗,就无法分辨东西;声音太小,就无法听清楚等等。能感觉到的最小值刺激量,称为感觉阈限。当外来的刺激量低于这个感觉阈限时,人就感觉不到。

人如果缺少感觉刺激会怎样呢?1954年,加拿大的心理学家首先实验了这一点,这就是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他们在“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暗示性增高;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各种神经症症状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参看感觉剥夺实验: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8%D0%BE%F5%B0%FE%B6%E1%CA%B5%D1%E9&fr=ala0

人的感觉需要心理能量的贯注,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心理能量被占用了,就感觉不到了。比如,你专心听课时,心理能量被听课所占用,窗外的鸟鸣可能就听不到;你专心打游戏时,心理能量被打游戏所占用,旁边有人走过你可能也感觉不到。人的心理能量是跟着注意走的,注意力在什么地方,心理能量就在什么地方。分配注意力,其实就是在分配心理能量。

当人处于抑郁状态,内心充满后悔、不满、绝望,对各种人、事、物都没有兴趣、没有动力。这时,人的心理能量极低,对整个世界都没有感觉,自己就把自己置于了“感觉剥夺”状态下。有时候甚至于要通过自伤、自残才能带来些感觉。

感觉是个人存在感的重要来源。如果一个人忙于追逐欲望目标,匆匆而行,不去感受身边的人和事,让自己的感觉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个人的存在感就很低。由于这样的生活导致低存在感,他就会更加追逐欲望目标,因为只有在追逐中才能有些自我存在感。这就造成恶性循环,让他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窄,慢慢地就让自我迷失在所追求的欲望目标之中。要想从这种境况下走出来,就要去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相互平衡的生活。因为平衡的生活可以获得多方面剌激,获得丰富多彩的感觉。所以说,平衡的生活才是健康的生活。而有些所谓的激励课程是反其道而行的,让人一心只想赚钱或是成就某件事,让学员对生活的感受越来越窄,存在感越来越少,这样只能让学员更沉迷于要发财要发达的想象之中,而且只有在发财和发达之中才有存在感。这种情况可以称为“文化导致的感觉剥夺”。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访客评论

暂无评论  
发布评论 发布者姓名: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评论内容:

© 成都心灵之家心理咨询中心制作  版权所有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