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典型的心理疾病,所以一个公认的心理咨询理论就必须能解释强迫症的形成机制,并能咨询强迫症。否则这样的心理咨询理论就无法被认可,也称不上咨询理论。目前公认的几大咨询理论体系都对强迫症的形成机制做出了各自的理论解释,并给出了在该理论指导下的咨询方法。这些咨询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但同时也发现单一的咨询方法并不能应对所有的强迫症。
在这里我首先对主要的强迫症咨询方法做个简明的梳理。精神分析咨询强迫症,注重分析症状现象背后的象征意义,通过揭示强迫行为象征的内在涵意达至咨询的目的。认知疗法与存在主义疗法相结合咨询强迫症,则更关注控制、完美、顺服、存在感、责任、勇气等核心观念,通过修正和构建这些核心理念,进而改变当事人的自动思维模式,达至咨询的目的。行为疗法认为强迫症是一种错误的心理行为习惯,所以关心行为的养成,通过反复的中止强迫行为、转移强迫行为,培养当事人中止和转移注意力的能力,达到咨询的目的。意象对话咨询技术是渗透性很强的咨询技术,它与行为疗法结合,可以在浅表的层次进行想象脱敏和心理暗示;它与认知存在主义疗法相结合,能较快构建和修正当事人的核心观念;它与精神分析相结合,能较快的发现症状的象征意义。
症状即防御,这是心理动力学派的精髓,但这个认知己经被各个学派的理论所吸纳,成为心理分析的一个起点。防御指的是心理防御,所谓心理防御就是用一种可接受的心理活动代替或掩盖另一种不可接受的心理活动。强迫症所有的症状表现都是不关乎道德、生死、荣辱、成败、不急迫的小事情,无非是关门、关水、洗手、检查、关注等。这些小事是可以被接受,甚至表现出来的。那么这些小事的背后又掩盖着怎样的不愿被当事人接受的心理活动呢?比如反复关水这一行为背后就有当事人不愿面对的生命事实——时光流逝、一寸光阴一寸金。同样是关水的行为,另一位当事人不愿面对的事实是,美好情感的流逝。所以在同样的外在表现下掩盖着不同的心理活动。这正所谓同样的黄沙埋着不同的人。一种心理活动之所以被掩盖不愿面对,是因为它激起了恐惧情绪。不同的心理活动激起的恐惧是不同的,这也就回应了,为什么咨询强迫症会使用到不同的咨询方法,原因就是应对不同类型的恐惧,所使用到的心理层面与机制不尽相同。
上面的理论分析正确吗?我们可以在实际中验证这一分析。方法是试着移开或停止掩盖的行为(强迫行为、强迫思维),也就是让自己转移注意力。如果一个没有强迫症的人转移注意力是没有问题的,但一个有强迫症的当事人是无法从强迫行为中移开,如果坚持移开的话,心里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有牵挂的感觉,如果再坚持移开的话,恐惧的感觉就会从心底漂渺地慢慢升起,弥漫到心里、大脑里形成各种担心和胡思乱想,而这些杂乱的担心和想法显然不合符逻辑,这种思绪被称为情绪化思维。这个作用过程就验证了上面的分析:掩盖的背后是恐惧。有人会提出,强迫症的当事人不易转移注意力是不是因为他/她的性格所导致的?显然不是,因为当事人在其它事情上是可以轻松地转移注意力的。所以强迫症不是注意力转移缺陷,而注意力在针对某些方面时转移受阻。从分析可以得出转移受阻与恐惧情绪相关,并且我们可以合理地假设,情绪就是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一个连接通道。这一作用过程完整的解释如下:从潜意识中升起的恐惧情绪,进入意识后,干扰了理性对意志的控制,意志行为出现偏差,做与不做出现对抗,于是呈现强迫行为。透过这样的解释,人们自然会以为,只要咨询师深入恐惧,并且发掘潜意识的内容是不是就能一举根治强迫症?这就是咨询的最佳方案?可是临床咨询实践发现,单一地使用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治愈强迫症。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人的意识对来自于潜意识的恐惧情绪本来就有一定抵抗能力,而且来自潜意识的恐惧本身就是人心理成长的驱动力之一。我们不可以、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清除掉潜意识中所有恐惧。完善和加强意识对各种恐惧的对抗能力和耐受能力依然是咨询强迫症重要的一环。只有当潜意识中有较大的恐惧情结和集体无意识恐惧(如原始恐惧、阴影恐惧、阿尼玛或阿尼姆斯恐惧)时,咨询师才有必要进行潜意识方面的处理。所以在我看来,咨询师要具有修通意识和整合潜意识的两种能力,才能较好地面对各种不同成因的强迫症。
恐惧感觉的反面是安全感。强迫症总是驱使当事人反复检查、反复思考、反复做有抵消作用的仪式化动作,它们什么时候能停下来?答案是安全感,只有在当事人在反复做什么事中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他/她就可以离开这件强迫事项了,只有在这时注意力才被恐惧感释放,注意力才能自由地转移。这个过程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强迫症总是选择一些习以为常的小事去反复做,因为简单的事更有把握,更易获得内心所要的安全感。(具体分析见下篇文章《强迫症的安全感与控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