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目 录








《碧岩录》解析(1)

作者:覃浪峰   发布时间:2023-09-04  查阅次数:298 次

《碧岩录》是一本禅宗公案集,收录了100条公案。所谓禅宗公案,就是古代禅师启发弟子的教学片断,其形式往往是禅师的一段话、一个小故事。

《碧岩录》的前身是《颂古百则》,此书是宋代僧人雪窦重显(公元980~1052从禅宗语录中选出百条公案而成的一本集子。

宋代禅师圆悟克勤(公元1063~1135)应邀在湖南澧县夹山灵泉禅院讲学,宣讲《颂古百则》,门人将其解说记录下来,集结成书。由于灵泉禅院所在的夹山又名“碧岩”,故此书名为《碧岩录》。

《碧岩录》被誉为宗门第一书,是禅僧参禅悟道的必读之书,与《坛经》并称禅林双壁

《碧岩录》的公案故事直白,但喻义高妙,并不好理解,常常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试着从现代心理学和生命哲学的角度,用平常的语言来解读这些公案,希望为渴慕心灵成长的朋友提供一些助益。

根据公案的主旨,我为每一个公案加了标题。

另外,我所依据的公案文本,是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碧岩录》,由任泽峰释译,星云大师总监修。

 

一、廓然无圣

公案:

梁武帝问达磨大师:“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达磨回答:“廓然无圣。”

梁武帝再问:“与我对话的是谁?”

达磨再答:“不认识。”

(达磨大师见梁武帝不识禅机理趣,于是渡江北上。)

讨论:

我们先来理解梁武帝的认知结构。

梁武帝是一位精通佛理的国王,他曾亲自披着袈裟,登台讲解《放光般若经》。他很可能认为自己对世界的真理略知一二。

梁武帝的认知结构是:人----世界(世界的钥匙是真理)。所以,梁武帝问了达磨两个问题:世界的真理是什么?你是谁?

我们再来看达磨的认知结构。

达磨直接反驳了梁武帝的深层认知,根本不回答“真理是什么”,而是说梁武帝的提问就不成立,因为这个世界没有真理,何来问真理是什么。梁武帝发出了第二个问,“你是谁?”按梁武帝的思路,是要达磨报一下他在社会上的“头衔”。而达磨继续以点化梁武帝,切磋“禅意”的方式进行,回答“不认识”。梁武帝彻底懵了,两个人不是认知不同,而是认知结构不同。梁武帝完全不知道达磨在说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结构和梁武帝的是一样的,都是主体--客体结构。其中,人是认知的主体,世界是认知的客体,如果人认知到客体的本质,人就把握住了客体的真理。

但是,在达磨眼中,事物的存在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事物就没有不变的本质。同样,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哪里有什么真理?佛法也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哪里是什么不变的真理,不过是因时因地因情境所产生的道理罢了。

比如,一个人被野狗追,这个人捡起一根棍子,赶走了野狗。此时此地此情此境,这根棍子成了“打狗棍”。这根“打狗棍”的成立,不是因着它的本质,而是因着“因缘和合”。所以,棍子的里面并没有埋藏着“打狗棍”这一本质。没有狗的出现,没有人的在场,“打狗棍”就不可能出现。

没有烦恼,就不会有佛法的出现。这如同,没有狗,就没有打狗棍。打狗棍不是棍子的本质,佛法也不是世界的本质。棍子压根就没有本质,世界也没有本质。世界没有本质,也就没有世界的真理可供探寻。有的只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梁武帝的眼中,世界是一个可以认知和可以征服的对象。而在达磨眼中,人是镶嵌在世界之中的,世界也是互相镶嵌的。在梁武帝的眼中,世界是清晰可见的,可以把握的。在达磨眼中,世界是混沌不明的,不可把握的,人在网中,世界也在网中,我们的认知也在网中。

达磨是一个彻底的理性者,用混沌的视角,却澄明了这个世界。

梁武帝是一个理想化世界的人,在幻觉中膨胀着自己,幻想着自己不断地学习佛法,就可以掌握世界的真理,然后就无往而不利。梁武帝是生活在自己梦境中的未醒者。

我们越是沉思自己,越会发现:自己是自己的陌生人。

如同,打狗棍越是了解自己,越是发现自己不是打狗棍,是客串的。这时,打狗棍就会发现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他从“打狗棍”这个幻像中醒来,但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达磨是一个苏醒者,他真实地描述了自己的感受。当梁武帝问他,你是谁?达磨诚实地回答,不认识。

 

 

二、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公案:

越州和尚教诲众弟子道:“禅的真理不难究得,唯忌生出分别心(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因有分别心,才有语言,语言文字就是一种拣择。不予拣择,反而心下自明。至于我,既不在分别心的拣择之中,也不在明白之境。请诸位善自护持你们的无是非、无分别的心。”这时有一位僧人问:“老师既已发不在明白之中,还要我们护惜它干什么?”赵州说:“我也知道。”僧人又问:“老师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却对我们说不在明白里呢?”赵州回答道:“因为有人问起,所以不能不说。好了,说法已毕,诸位请退。”

讨论:

这则公案是赵州和尚的教学片断。赵州和尚希望把禅的体验传递给同学们。

其实,禅并不难证得,因为禅就在自己身上。就像在自家屋里,找自家的东西,并不难啊!

但是,禅怕用意识来分别,一旦要把禅说清楚,讲明白,禅就不见了。

所以,赵州和尚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论点: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禅,涉及到生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人是怎样体会生命的?

体会生命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用意识、用分别之心,将自己做为一个对象,来认知、评判。第二种方式,是在生命之中,和生命一起,来感受,来行动。禅就是用第二种方式来体会生命,一旦用语言来描述生命,就落入了第一种方式,禅就不见了。

赵州和尚告诫同学们:“请诸位善自护持你们的无是非、无分别的心。”就是希望大家紧紧抓住从内部体会生命的感觉,不要让它轻易地丢失。

《坛经》中也有一段精彩的故事,描述了怎样去体会禅:

一僧,俗姓陈,名惠明,以前做过四品将军,性行粗糙。他一路追着惠能,要惠能教他禅修,度他。惠能说:“你既然为法而来,可以传授于你,首先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然后,不思善,不思恶,没有比较的思维,没有评价的思维,正在这个时候,体验自己。”当下惠明照做,大悟。

 

赵州和尚说了一句让大家费解的话,“至于我,既不在分别心的拣择之中,也不在明白之境。”

赵州和尚说了一句大实话,当他不用分别心时,体验到了生命的存在,但他也说不清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是一种“明而不白”的状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这样的表述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去体验生命,而不是用分别心去描摹生命。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访客评论

暂无评论  
发布评论 发布者姓名: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评论内容:

© 成都心灵之家心理咨询中心制作  版权所有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