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痛苦是我们内心的想法导致的。当内在思维误入歧途,或是深陷囹圄,就会把我们的情绪带入难以面对的恐惧、焦虑、紧张和抑郁之中。这样的思维往往具有以下特点:绝对化、理想化、灾难化、刻板化、固执化。
绝对化
绝对化本质上是一种逻辑错误,它的逻辑推导具有以偏概全、非白即黑的特点。
以偏概全是指片面地把事物的一部分当成事物的全貌来看待。就好像盲人摸象,只摸到腿的认为象长得像树,摸到鼻子又认为象长得像蛇。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认知上的片面性,就会常常把事物的一部分绝对化,从而放弃了进一步认识事物全貌的想法和机会,使那些歪曲事实的认知一直影响着我们对客观世界和自己的判断。
一位患抑郁症的初中学生发现自己做题比一些同学慢,就立刻做出了自己比别人都笨的判断。这个判断当然会加重他的抑郁。然而,这一论断在几个方面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首先,做题慢并不等于笨,如果说笨是对智力的评价的话,智力水平有很多方面,包括观察力、记忆力、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而且每个人的天赋所长不同,有的人有音乐天赋,有的有语言天赋,还有的特别擅长逻辑推理。做题的速度只能检验你的一小部分能力,就算这部分能力较弱,也不能反应出自己总体的智力水平,用它来概括自己的智力水平显然是以偏概全了。还有,自己只是比一部分同学慢,并不是所有同学,认为自己比别人都笨,显然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再者,即使是慢,也不能说明这方面的能力就差。慢有可能是自己的行为习惯,也有可能是害怕犯错反复检查所致,还有可能是自己平时不够认真,知识掌握得不够好等原因。可见,得出自己比别人都笨的结论,是偏差认知的结果,如果这位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些,就会不断地贬低否认自己,使自己陷入抑郁而不能自拔。
非白即黑的逻辑也带有片面性的特点,是将事物的两个极端绝对化,用来代替事物的全貌。这是一种走极端的思维方式,用这种方式来理解和评价事物都太过简单,总是只有两个极端,而缺少中间部分。比如,如果我不是好孩子,就是坏孩子;如果你是对的,我就错了;如果他爱的是她,就一定不爱我;如果我不能幸福美满,就是过得很悲惨。这个世界在他们眼中只有两种色彩,不是天堂便是地狱。这样的世界确实很简单,但同时也很可怕。为了不让自己下地狱,就得要求自己整天生活在天堂里。
L同学已经大三了,从初中开始,他就倍受强迫思维的折磨。无论做什么事,他都需要求证是不是绝对正确的,如果不能说服自己这样做事没有错,自己就不敢有所行动。他的脑子里整天充满了关于对错的焦虑,因为一旦不是正确的,就一定是错误的,自己总不能去做一件明知是错误的事吧。为了避免错误,就得穷思竭虑地保证它是完全正确的。这一过程非常痛苦,因为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真理,任何正确的东西在条件变化后都存在错误的可能性,当无数的“万一”出现在脑海里,错误似乎无处可逃。于是只好继续纠结,永远无法抉择。强迫思维就像是两个人在脑子里对话,一个人要这样做,另一个人就会跳出来质疑他的正确性,接着被质疑的这个人就会犹豫不决,他会参考这一质疑,试图更加无可挑剔,来迎合质疑者,但无论他怎么做,质疑者总会找到破绽,最后让他只好束手无策了。
在这里,质疑者和被质疑者的痛苦都源于非白即黑的逻辑假设。将对与错绝对的对立起来,于是就必须共同找到一个万全之策来避免错误。其实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事无常,你这时认为的对,下一时间可能就是你的劣势;同样,你这时认为的错,也许在下一时间就能成为你的优势。既然对与错都在我们无法掌控的无常中运转,又何必太过执着于一时的对与错呢?如果质疑者和被质疑者都能看到任何对与错都是相对的,也就不会因为太执着于对所谓错误的逃避,而把自己搞得最后什么都做不了了。
当然,绝对化的思维方式不光会给我们带来痛苦,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快感。比如,我们会因为一时的成功就妄自尊大、得意洋洋,或者因为自己某一方面优势就忽视了自己的不足,容易变得偏执和一意孤行。这种不切实际的自我夸大,盲目乐观,显然是会给我们带来信心和快乐,但它毕竟是一种幼稚的、非理性的思维方式,所以必然会导致狭隘和情绪化。如果没有理性的参与,它给我们带来无比快乐的同时,也可能令我们乐极生悲,把我们抛入痛苦的深渊。
理想化
理想化是一个人内心感受的完美,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我们内心理想化的结果。诗歌、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创作都是人们对现实的理想化反映,而且理想化程度越高,美感越强烈。
理想化并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但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却扮演重要的角色,甚至承载着人们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在我们的情感、精神生活中,理想化无处不在,它能激发人们强烈的情绪和情感。很难想象没有理想化的精神世界会是多么枯燥乏味,我们将不再会有“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丽爱情,也不会有“少年壮志不言愁”的壮怀激情。成熟的心灵可以为自己营造无比浪漫神奇的理想化世界,既能感染自己也能打动他人。
成熟的理想化是精神世界的产物,这些理想化的产物不是对现实的求证,而是源于自己内心丰富的想象力和饱满的爱的情感。即使是在无比残酷恶劣的环境中,理想化的情感仍然可以开出最美丽的花朵。弗兰克在随时面对死亡的纳粹集中营里,正是靠着这样的精神力量,靠着对生命的热爱,才能战胜恐惧顽强地生存下来。他深深体会了对生命赋予理想化意义的价值,并因此创立了他的意义心理学。这样的理想化彰显了人类伟大的精神力量,我把它叫做成熟的理想化。
成熟的理想化不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偏差认知基础上,对于客观现实,它是怎样就是怎样,只是我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可以赋予它更美好的色彩。在这里并没有对现实严酷性的否认和逃避,而是以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它。但如果理想化是在否认客观事实中消极方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那么现实的无常就很容易摧毁这种理想化的信念,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精神价值与意义。这样的理想化完全脱离了理性的框架,我把它叫做幼稚的理想化。
幼稚的理想化缺乏独立的自我精神世界,完全依赖客观环境来为自己营造童话般的感受,造成认知偏差痛苦的理想化指的就是这种幼稚的理想化。
幼稚的理想化不是自我丰富精神世界的产物,而是对现实环境苛刻的要求,要求自己、他人和环境都应该按照自己期望的美好方向发展。这种理想化苛求现实世界具有童话般的色彩,认为这个世界不应该有丑陋、邪恶、磨难、艰险,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善良的、顺利的、安全的。
这是一种单纯幼稚的思维模式,它对世界的逻辑假设不仅是美好的,而且是简单的、片面的。片面是因为自以为是地相信一个面,在认知上忽视了其他面,而这种对简单美好的现实要求不仅是在认知上的固着,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固着。他们不愿看到美好以外的其他部分,即使自己经历了也绝不接受,他们会满怀委屈、怨恨地把这些经历排除到自己的经验之外,奇怪自己怎么会遇到这样的事。
Y女士从小生活在一个传统家庭,父亲非常能干、有责任心,在Y女士心目中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男人。她天真地认为自己的丈夫也应该像父亲一样,具有担当、责任和忠诚的品质。后来发现丈夫居然有了出轨行为,虽然丈夫已经痛心忏悔,尽心照顾家庭,她也愿意原谅丈夫,好好生活,但还总是反复询问丈夫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事,这样的事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虽然她已经非常清楚丈夫出轨的原因,但还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因为对这个事实的接受,将打破她心目中那个王子公主般的理想化世界,这是她的情感赖以存在的世界,打破了就意味着情感的死亡。所以她需要不断寻求一个说得过去的答案,可以让自己继续回到那个童话里。
这是对现实状态高度依赖才能获得理想化精神体验的结果,是一种非独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认为凡事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想象、愿望来发展,难以尊重事物本身无常的本性。
幼稚的理想化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容易情绪化。一旦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就会立刻诱发愤怒、委屈、不安等情绪。就像是一个小孩得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一样,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因为在自我中心人的眼中,世界、他人和自己是一体的,自己就是世界的中枢神经,如果事非人愿,就好像自己这个中枢神经失灵了,失控感、无助感会一起袭来。
幼稚的理想化导致的间接后果是走向理想化的反面,变得灾难化和什么都不相信,愤世嫉俗地活着;或者是继续通过自我欺骗的方式理想化现实,以维护自我内心的理想化世界,获得暂时的安宁。
灾难化
灾难化是指凡事都往坏处想的思维定势。这种往坏处想并非是想做出理性的心理准备,而是因为不敢面对某些东西而心生恐惧,是一个越恐惧就越要想,越想也就越恐惧的恶性循环。
灾难化思维是一种非常情绪化的状态,自我完全被恐惧情绪所控制,从而失去了理智的判断,一味地歪曲事实,什么恐惧就想象什么,甚至会把一个概率极小的事件判断成迫在眉睫的危险。
H女士非常害怕做飞机,一想到第二天要坐飞机就焦虑得无法入眠,她想象着各种可怕的后果。自己会从此离开亲人,再也见不到孩子,将来孩子将多么凄惨等,好像这些可怕的后果明天就会真的发生似的。最后,受不了恐惧的折磨,她只好退掉机票,再也不敢坐飞机了。
类似这种灾难化的想法在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神经症中非常普遍,有的灾难化想象非常离奇,一般人都难以想到。比如患强迫症的L同学,为自己放在桌上的矿泉水瓶子感到非常担忧,担心它会被风吹倒在地上,其他人不小心踩到了,摔出问题甚至危及生命怎么办?自己就可能倾家荡产,甚至一辈子都完了。
他们会把一个微不足道的事情夸大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这并不是他们想这样,灾难化思维令他们成天处于焦虑紧张中,他们也非常渴望能够轻松生活,不要有那么多烦恼,但就是很难做到。因为灾难化有它产生的心理基础,这个基础存在着,就必然会出现灾难化想象,而且人的智商越高,出现的灾难化想象就越丰富、越离奇。
灾难化的心理基础是内心的恐惧,对外在事件判断的灾难化正是这种内在恐惧的投射。就好像小孩子怕鬼一样,因为感到自身力量弱小,见识、经验都很少,没有信心应对这个世界,所以小孩子的内心恐惧是最多的,鬼正是这些恐惧的意象化反映,鬼越可怕就说明我们内心的恐惧越强烈。而灾难化想象正是成年人心中的鬼,只不过它不是以意象呈现,而是以对事物的判断来呈现。
内心恐惧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三类原因,一是个体的本能反应,二是创伤性经历,三是个性因素。第一种是人天生的防御情绪,不会导致灾难化的心理状态,后两种是在本能基础上,由于后天的经历带来的,是形成灾难化心理的重要原因。
恐惧情绪是人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的防御情绪。恐惧提示我们危险的存在,帮助我们提高注意力,防备危险的发生。在理性框架下的恐惧不是病态的,对人产生的压力是适度的,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反而会提示我们更理性地保护自己。
创伤性经历指的是曾经诱发恐惧的事件,包括自己亲历的和看到别人经历的事件。创伤性经历可能给我们带来刻骨铭心的痛苦体验,害怕自己再次体验这种痛苦就成为恐惧重要原因。比如,曾经因为父亲外遇而体验家庭破裂痛苦的女孩,就可能会对男人外遇特别敏感,成家后对丈夫的一言一行就容易产生各种灾难化设想。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痛苦的记忆留在内心深处,自己就会不由自主地在生活中去寻找能够避免它的蛛丝马迹,不放掉任何一点可能性,从而赋予了那些其实相关性极小的事件以可怕的意义。
还有的人是曾经看到过别人的痛苦,比如看到电视上一些灾难事件的报道,受到那些悲惨场景的惊吓,也有可能会形成一种创伤体验,在今后的生活中对可能造成类似后果的事件过度敏感。比如,看到飞机失事的经过恐惧坐飞机,看到暴力伤害的惨状而产生暴力恐惧等。
个性因素中导致恐惧的原因有很多。一种是由于自我缺乏某种能力。比如缺乏责任能力、适应能力,独处的能力等。自己缺乏什么能力就会害怕去担当什么。就像那位害怕空瓶子掉在地上的L同学一样,他对自己的责任能力就特别没有信心,他不懂得划分责任,也没有勇气担当自己的责任,包括人生的无常、别人的评价等,责任对他来说就像是一个随时会把自己吞掉的魔鬼,所以生活中处处谨小慎微,生怕承担一点点责任,一旦遇到与责任有一点相关的事件,都会被他夸大地无限恐怖。这正是能力缺陷导致的神经质恐惧。
还有一种是因为自我存在感危机导致的内心恐惧。这在抑郁症中比较常见。抑郁症的内心有一种感受不到自我存在的恐惧,这种恐惧就像无边无际的沙漠没有尽头,令人绝望。存在感丧失的恐惧源于原始的死亡恐惧。当生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时,死亡的阴影就一直伴随着我们。不管你是否意识得到,我们每个人都在以某种方式防御死亡恐惧,有的人寻求生命的意义,赋予自己当下的生活以某种意义来与死亡抗衡,如果这种意义需要太多现实的条件才能达成,那么这种与死亡抗衡的意义就很难实现了。一旦意义的防御宣告失败,死亡恐惧就会蔓延开来,自我就好像被死亡之海淹没了一样,看到什么都是绝望。
C姑娘是一位学习成绩优异的初中女生,她已经受抑郁症的折磨一年多了,现在不得不休学在家。她的内心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沙漠,一种莫名的恐惧常常伴随她,特别是在学校里尤为明显。在她的心目中学校就是地狱,她一想到那里就忍不住想哭。因为学习成绩曾经是她获得自我存在感的基础,她因为优秀而存在。而现在的学校竞争激烈,她即使付出再多努力也很难维持总是优秀的地位,于是她感到恐惧,一种自我存在岌岌可危的恐惧,为了逃离这种恐惧,她选择了放弃学业。
灾难化正是这些恐惧在思维上的呈现。对外在恐惧,就灾难化外部世界,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对内在恐惧就灾难化自我,产生自罪、自恨、自怜等负面情绪。
刻板化
刻板化是一种僵化、呆板的思维定势,缺乏自主的灵活性。这样的思维方式会束缚个体的创造力。刻板化的人一直会按照某种定势生活,让自己的言行总是符合某种规矩,尽管他们也会跟随外在规则的变化随波逐流地有一些变化,不过总是会符合某种规则,从来不习惯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创建些什么。他们从来就不问为什么,墨守成规成为了天经地义的事,自我就像一台没有生命的机器一样被规则安排着生活,自我在这种情况下将完全丧失其主观性,成为规则的奴隶。
刻板化与严格遵守规则在形式上好像非常相似,但实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严格遵守规则是在充分理解制度意义的基础上自我的一种选择,它是一种自主的行为,自我看重的是制度的意义和价值,而不只是制度的表面形式,正是因为要实现这种意义,所以必须严格遵守制度,甚至牺牲自我的利益也在所不惜,但如果有更能实现这种意义的好办法,自我就会设法调整制度,实现个体的创造力。就像我们的律法制度一样,维护法律的尊严是为了社会更加和谐美好,所以任何违法行为都应该严格受到应有的惩罚,一些维护正义的仁人志士甚至会用生命来捍卫法律的尊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又会调整修改一些法律条文,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刻板化则不同,他们从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想、这样做,只知道别人都这样,别人叫他这样,或者老祖宗一直都这样,不这样内心就不踏实。他们恪守着那些连他们自己都不理解的信念生活着,完全忘记了自己才是这些信念的主人。
刻板化带有强迫性的特点,遵从规则标准成为某种仪式化的防御,如果不这样就好像违反了某种禁忌一样,内心会升起莫名的恐惧。刻板化的标准无处不在,它占据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儿童阶段有着关于好孩子、坏孩子的刻板观念,直到四年级以后,孩子们开始思考道德的相对性,才开始逐渐修正这种观念,不再这样简单刻板地看待他人。如果孩子们长大了还没有能改变这种刻板观念,就会在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上表现出幼稚性。L同学倍受强迫症的折磨,他的内心充斥着关于好孩子的刻板观念,自己虽然已经是大学生了,但还在为自己哪一次没有给别人打召唤、没有按照父母的计划使用金钱而焦虑,因为他认为这样就不是好孩子了。成年人的思想中同样也充满了这样的刻板观念,从自然现象到生活细节。比如,水应该往低处流,人应该往高处走;男人就应该养家糊口,女人就应该小鸟依人;父母、老师的话就应该没有错,孩子就应该听话;每个人都应该结婚,而且结了婚就应该白头到老等。这些“应该”成为天经地义的标准,人们拿着这把尺子衡量自己的言行和生活,做不到就会自责、内疚,甚至羞愧难当,但至于为什么必须这样,没有人能说得清。
对大自然的刻板扼杀了我们的想象力,对自我身份的刻板同样限制了自我的发展,扼杀了个体无限的可能性和丰富的创造力。
W女士是位依赖型人格的强迫症患者,她凡事都必须问个对错,而且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甚至小到每一句话该怎么说。她会严格按照别人的说法行事,丝毫不考虑当时的场景是否合适,如果事情不顺利就会责怪别人。所以刚和她认识的朋友都很乐于帮助她,因为她的“谦逊”激起了别人的保护欲望,但处久了没有人能忍受她,都敬而远之。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用刻板化方式生活的人也得到一些好处,就是可以不承担自己的责任。只要我按部就班地行事,就不会有错,即使有问题也是别人的错。所以我们就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自己的婚姻让父母做主、自己的工作让让别人决定,即使自己非常痛苦也绝不自主,因为不做主就没有责任,出了问题可以别人来背。
刻板化的另一个好处是让人可以避免不确定感带来的恐惧。J先生的强迫思维不允许自己有任何自主的想法,一旦发现这个想法是自己的意愿,内心就有另一个声音跳出来论断对错,试图证明这个想法是绝对无误的,否则就不能行动。J先生从小到大都是别人眼中的乖孩子,一直按照别人为他设计的生活轨道生活着,在过去的日子里,他从没怀疑过自己的生活方向,但其实是在按照某种刻板的既定模式活着。而现在他长大了,想要自己安排生活的时候,就开始对以前刻板的生活模式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打破了以往刻板化的生活模式,但同时也动摇了一直以来赖以获得安全感的心理防御机制,将自我暴露于不确定感的恐惧之中。当自我还不具备勇气去面对不确定的恐惧时,就总想为自己找到另一个可以刻板化的绝对真理,让自己可以暂时避开不确定的恐惧。
可见,刻板化已经成了一副防御责任和不确定感的盔甲。它在一个人还无法承担自主责任时,给人带来一种安全感,是人们自主意志薄弱的一种表现,所以要放弃它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挣脱束缚需要面对不确定的迷茫、失败的恐惧,以及自我的脆弱等,但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摆脱心理疾病的痛苦,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成为我们自己,实现我们独特的创造力。
固执化
固执化是指没有理由地固守自己的观念、态度、行为等绝不改变,即使自己也知道这样对自己没好处。如果说刻板化是对自我意志的迷失,那么固执化就是对自我意志的滥用。
P先生十年来一直为一件事情耿耿于怀,就是自己的妻子婚前不是处女。这件事成为他们夫妻的隐痛,本来可以很幸福的一家三口,时不时的就会因为这件过去很多年的事争吵。他会不停地问妻子当时的情景,想不通妻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妻子也觉得非常痛苦,离婚吧又舍不得,毕竟两个人的感情还是很好的。其实,妻子的婚前行为是在认识P先生以前发生的,与P先生毫无关系,P先生在意识上也知道妻子并没有对不起他,但就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在咨询室里,他要求咨询师想个办法让他好受些,但自己绝不改变,任何涉及他痛苦的观念都绝不讨论。他想在不治病的情况下消除痛苦,即使能够得到一时的缓解,麻药一过还是会痛。
像P先生这样的来访者还有很多,他们因为痛苦来咨询,但自己却绝不反省和改变造成自己痛苦的原因,即使这些原因还在持续地制造痛苦。这正是固执化给我们带来的伤害。这在偏执型人格里表现得更为明显。
固执化和独立自主在行为表现上甚为相似,都是坚持自己的态度、看法,不因为与众不同而改变。但它们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独立自主的人是自己的真正主人,他们的自我存在感不依赖于任何观念或行为模式,不是“我必须怎么想、怎么做才是我”。他们关于“我”的体验是稳定的、坚实的,不会因为观念、态度的变化就没有了自我和尊严。所以他们虽然坚持己见,但这个己见并不是固着的、僵化的,是可以发展、成长的。他们坚持的是自己,而不是某种观念、态度或其他定义自己尊严的东西。就像一棵树,它不知道自己能长成什么样子,会经历什么样的风雨,它只是不停地生长、生长,克服各种困难去伸展自己,而从不会自我设限地否认贬低自己。这样的人内心是开放的、自由的,他的发展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而固执化的人则不同,他们是缺少主体自我体验的人。所谓主体自我就是指那个退掉所有社会身份、社会评价的最自然、最纯粹的自己,他具有生命本身就赋予的价值和尊贵。这是自我的核心部分,自我的其他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健康成长。而固执化的人恰恰缺少这部分体验,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尊严感主要建立在主体自我以外的社会化部分上,比如外貌、能力、学历、别人的评价等,所以他们需要拼命维护这些外在的东西,通过整容、要求自己高学历、高地位,受人羡慕、尊重等,来确保自我体验到价值和尊严。他们坚持的其实并不是自己本身,而是自我依赖的某些东西,是自我的社会化部分。这些社会观念越主代庖,成为了自我的核心,一旦放弃这个部分,自我体验就可能面临崩溃。所以,他们不得不固执于这些社会化的观念、别人的评价,以保护自我存在的感觉。这样当然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受制于社会评价的自我很容易遭受挫败,这时真正受伤的不仅是那些爱他们的人,更是他们自己本身。
P先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观念造成的,但他却不愿改变,甚至不能对这一观念进行讨论,就是因为他把妻子是不是处女等同于自己有没有尊严了,讨论这一问题等于是在践踏自己的尊严,摧毁自己的自我。就像P先生自己所说:“我不可能不在意这事,如果这件事想得通就不是我了。”这里的“我”是他能够感受到的自己,是被一些社会荣辱观定义的自己,但却不是那个纯粹的、天然的自己,不是自己的全部。当他还感受不到这些自我的重要部分时,固执就成为那个脆弱自我的唯一保护了,尽管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奇耻大辱。
以上描述的几个思维误区是咨询中常见的,治愈的力量首先表现为对这些误区的觉察与领悟。当我们拥有一份稳定的自我存在,可以去面对和接纳那些让我们不得不误入歧途的情绪和情感,就一定能走出这些误区,让我们的思维获得自由,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