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目 录

      

 

 


爱的情感发展(2)

作者:陈虹   发布时间:2014-10-20  查阅次数:3094 次

他爱

   他爱是享受来自他人的关爱,如果说自爱是与自己的情感连接,他爱就是与他人的一种情感连接,它所带来的内心感受是自爱无法替代的。

   能够体验到来自他人的关爱是一件幸事,内心会充满温暖的幸福感,所以感受被爱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没有被爱的温暖,世界就像一个寒冷、黑暗的地狱,纵然是自爱能够担当这份孤独与荒凉,内心也缺憾的,给人生留下无尽的感

   有人说,是否得到他爱取决于外在的给予,自我是被动的接受方,没有别人的给予,自己又怎么能够得到呢?其实,除了给予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自我感受给予的标准,即计算得到爱的尺度。同样是得到来自外在的给予,有的人觉得本应如此,理所当然,没有觉得多么温暖,而有的人却能心生感动,满怀感恩的情怀。这个差异不在于外在给予,而在于自我有没有感受到被爱。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他爱的获得,就会发现自我在这里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外在的给予无处不在,生命若不是有爱的滋养就无法存活,我们的吃穿住行,哪一样不是外在提供的,特别是在我们幼小的时候,若是没有来自外在的照顾,又怎么可以存活,不管这照顾是否周到,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自己毕竟因此活着,还有那些大自然的馈赠,阳光、雨露和空气,但凡缺少一样,我们都无法存活。生命是如此脆弱,需要一些必不可少的条件才可以延续,只要是我们一息尚存,就说明外在的给予没有停止过,这成为他爱存在无可辩驳的证据。

   既然活着就一定有他爱的存在,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感受不到呢?是因为他们缺少一双能够看见爱的眼睛。这个世界虽然有冷漠、有邪恶,但却从不缺少爱的给予,获得他爱的情感满足,关键就在于擦亮一双能够发现爱的眼睛。

   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价值观念会阻挡我们获得被爱的感受,这观念是一些带着“应该的外在要求,无论外在给予了什么,都只对其做应该不应该的划分,属于应该的,当然就不算爱,属于不应该的,不仅感受不到爱,还会觉得是一种伤害。

   W同学的父母非常溺爱她,但她却表现为被爱的缺乏,对他人的爱和认可十分饥渴,这种饥渴导致人际关系障碍,因为她太粘人了,别人和她相处一段时间,就会因为受不了她的要求而疏远她。这对W同学是一种折磨,她好像走入一个怪圈,感觉自己不被爱,并把这个原因归咎为是自己不够好,于是自卑自恨的情绪所困,更加渴望通过他人的关爱来拯救自己。但渴望越大失望也就越深,这又会令自己更加绝望。他的父母对此非常困惑,那么多人爱她,为什么就不能满足她呢?在W同学的心里,虽然知道父母是爱自己的,但就是感觉不到温暖,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而是她觉得做父母本“应该”如此,因为自己是他们的孩子,所以得到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得到还会非常愤怒。对于其他人也应用相似的逻辑,只是女儿的身份变成了自己的优秀,只要自己足够好,别人就应该认可关爱自己,这同样是因着满足某种条件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当外在的给予成了自我身份或优秀理所当然的回报时回报就不再是一种恩典,而是自我资本应该赚得的报酬,如果没有回报,就只能意味着别人的错误或自己的失败

   于是,外在的给予不再作为一种来自他者的情感被领受,使自我在他爱的情感上始终处于饥渴状态,即使外在不断在给,自我感受不到。这一逻辑的形成,是自我中心的结果。

   自我中心是自我的一种心理结构,在这结构下,只有自己成为可以任意支配环境和他人的中心,自我才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着,否则自我就会面临崩溃。自我中心是站在自我需要的立场上来感受和理解世界和他人,把他人视作服务于自我愿望的工具,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存在,就好像是自己的手和脚一样,当工具能够满足自我意愿时,自我才具有完整的存在感,否则,自我中心就会因为无法实现而受到威胁,感受到无法自控的恐惧,就好像不能再支配自己的手和脚一样,失去中心地位的自我会因此而陷入瘫痪。

   自我中心的“我”显然是一个夸大的自我,这样的自我只有靠着“应该”的逻辑来维持,把他人视作理所当然的工具,在他们眼中,根本就没有真正的“他者”,他人不再是一个具有情感的主体,而成为“应该”听从指挥的手和脚,既然不是主体,当然也就不存在发于主体的爱,他们在忽视对方存在的同时,自然也就再也无法感受那份于他人的爱了。这样的心理结构往往是没有边界的亲子关系造成的。

   无边界的亲子关系是一种不尊重自己和对方主体性的关系。不尊重自己的主体性,会让自我陷入自我夸大的妄想之中,只能通过夸大的自我来体验自己;不尊重他人的主体性,将他人沦为工具,也就不再能感受那份来至他者的情感。一个缺乏主体间互动的亲子关系,是一个分不出彼此的关系,相互间会有很深的情绪粘连,父母会承受不了孩子的痛苦,尽管这个痛苦可以磨练孩子,帮助他获得成长,孩子也承受不了父母的疏忽和不足,因为他们应该是自己完全的保护。在彼此的心中,对方都不是一个自我之外的存在,一个独立于自己等待成长的生命,所以他们都不会真正去关心对方的成长,理性地承担对方成长的艰难。

   没有边界的亲子关系,其实是一个看不到对方生命的关系,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关心对方,其实是因为自我的脆弱,承担不了自我和对方生命的真相,所以需要去营造一种全能的假象来安慰对方,也安慰自己。毫无原则的溺爱就是这样产生的,W同学的父母正是这样溺爱孩子的父母,他们把自己当成服务于孩子的工具,沉浸在以孩子为中心的客体角色里,在放弃自我边界的同时,也给予了孩子没有边界的爱,极力维护孩子全能的、夸大的自我中心状态,而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需要成长的主体来看待,最终让孩子不能脱离自我中心,回归自我的真实状态。

   所以,能够领受他爱的关键在于认清他者,破除自我中心,真正把别人当成一个独立于自己需求而存在的主体来看待,不管别人的付出是否满足自己,也不管在道义上这种付出是多么理所当然,只要是别人有心付出,或者即使无心,但客观上付出了,让人得到了好处,都能够感受到一份来自他人的温暖,这样才能让自我常常收获他爱,得到他爱的滋养而涌出感恩情怀。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访客评论

暂无评论

 
发布评论 发布者姓名: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评论内容:

© 成都心灵之家心理咨询中心制作  版权所有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