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目 录

      

 

 


逃避自由

作者:陈虹   发布时间:2013-12-24  查阅次数:4509 次

自由是人存在的本质,有了自由才有了自主的生命体验,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所以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从来不曾停歇过,即使在倍受束缚的外在环境中,也要发出自由的声音,捍卫内心自主的信念,这种追求本身就是自由意志的表达,因此无论现实如何残酷,内心自由的人也始终是自由的。

    然而,有这么一些人虽然不存在任何外在束缚,却还是常常感到不自由,好像一个无形的牢笼将自己囚禁,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逃脱,所以只好无奈而痛苦地呆在里面。这个囚禁他们的牢笼没有高大的围墙,却有着比围墙更加坚固的心灵枷锁,围墙可以倒塌,而这些枷锁却难以撼动,因为它们是他人的罪过和自己无法改变的经历造成的,是自己不得不遵从的禁忌、欲望和应该受到的惩罚。

    于是,他们只能受困于某种囚徒的状态,或焦虑或麻木,这些囚徒的身份可能是受害者、无能者、罪人、圣人或者执着的欲望者。

    受害者始终沉浸在悲愤的哀怨之中,因为别人的错误对待和曾经的伤害事件,自己成了无辜的受害者,要摆脱委屈和悲伤,除非施暴者忏悔改变,或者时间可以倒流,让一切不该发生的不曾发生,否则,自己就还是那个受害者,只能继续着那份无奈的悲伤。

    无能者有一大堆证据,证明自己是无能的,如果发现一点自己的长处,也会想尽办法否认它,将自己扮演成一无是处的废人。当然,这个角色扮演是自己无意识的,他们不觉得自己在演戏,而是深深相信自己就是那个无能者,所以只能待在这个牢笼里,没有办法面对牢笼之外的世界。

    罪人受困于自认的过犯,他们觉得自己应该为曾经犯下的罪过受到惩罚,现在的不自由是罪有应得的。他们甚至拒绝拯救,不相信自己配得自由,因为自己是那么肮脏、龌龊,怎么有资格过自由人的生活呢?虽然仍然渴望自由和快乐,但不配的自己只能痛苦地活着。

圣人受制于自己的道德规条,不时用心中的“道德”苛求挑剔自己和他人,好像只有这样世界才是“应该”的样子。“应该”是种理想化的状态,只有活在这种状态之下,他们才能感到安全。久而久之,自己变成了道德的化身,一言一行都必须遵从内心的标准,而那个作为人的真实的自我却逐渐远离自己的视线,变得麻木而毫无生气,活着的只是一部道德的机器。

欲望和理想不同,欲望是情绪化的占有愿望,而理想是理性选择后的投入。欲望者看似自由,好像在追逐自己的愿望,但其实他们只是欲望的奴隶,因为做主的是欲望,不是他们自己,他们不得不被欲望牵着鼻子走,跟随欲望的步伐患得患失。在欲望的统治之下,自我没有理性的选择,也不愿选择,他们甚至屏蔽掉自我内心真实的感受和理性的声音,一心执着于欲望设定的目标,只是在午夜梦回之时,被欲望耗竭的生命会发出几声无意义的悲叹。

    固着在这些状态之下的自我没有自由,他们被怨恨、无助、罪过、刻板的道德规条和情绪化的欲望捆绑着,却毫无觉察,只是常常感到难以自由的无奈和焦灼。固着于这样的身份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自我潜意识的选择。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自我囚禁,难道他们要逃避自由吗?如果是这样,自由到底对他们意味着什么,竟然不息生命的代价也要摆脱它?

    自由首先意味着成为一个独立于他人和世界存在,这是自主的先决条件。然而,独立必然导致分离,就像婴儿必须切断脐带和母亲分离一样,要承受丧失的痛苦,失去保护自己的屏障,失去可以依靠的怀抱,所以个体的独立必然是令人不快的,特别是在自我弱小之时,无助的恐惧可能淹没自我,使我们对自由望而却步。

    独立带来的不仅仅是无助,还有深深的孤独。这种孤独不是人际关系可以弥补的寂寞,也不是内心冲突带来的疏离感,而是与世界分开的隔离感,这不是用人际关系和内在整合能够消除的感觉,没有任何一种连接能够抹杀自己和他人的边界,他不能代替我,我也不能代替他,我们都独自来到这个世界,也将独自死去,人与人之间只能是试图了解,但永远无法真正理解,我们理解的永远只是自己眼中的世界。这种存在的孤独将一直伴随终身,除非我们自我欺骗。这是独立个体不得不面对的困境,也是自由不得不附上的代价。

    自由的体现是自主,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主人就得为自己承担所有的人生责任。这个责任包括困难、麻烦、错误、失败、被误解、被羞辱,以及各种严重可怕的后果,它直接或间接地与自己的感觉、利益、尊严、价值和生死存亡相关联,但凡有一样是自己难以承受的弱点,我们都可能想要逃避,而逃避责任的捷径就是逃避自由,没有自由就不能自主,不能自主当然也就没有责任,自己可以不必承担什么而轻松度日。

    可见,逃避自由其实是为了逃避独立,逃避存在的孤独和自己的自主性,以避免面对无助、迷茫、孤独和生命的责任。而那些固着的囚徒状态,既是逃避的结果,也是逃避的借口,这个借口是潜意识的,为了维护自己无法自由的合理性。虽然意识上他们也想摆脱束缚,放下那些怨恨,宽恕自己和他人,选择信任自己和接纳道德背后人性的阴影,让自己可以和别人一样真实、理性地去生活,但潜意识里却不愿放弃这种状态,因为独自担当的恐惧又会令他们不寒而栗。

    自我囚禁的代价是昂贵的,因为生命的本质是自由,只有自由才能承载生命的重量,为生命注入意义的活力,失去自由也就失去了生命可能的意义,没有意义的生命只能是两种状态,或焦虑或麻木,焦虑是没有活出自己的焦灼,而麻木是连这种焦灼也被压抑,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同时,自我囚禁让自己变得越加脆弱,于是需要更强有力的借口来逃避,这个借口不仅要欺骗别人,还得欺骗自己,一个不行就再找一个,直到自己足够无奈和痛苦,因为只有这样才有逃避的理由。

    看着“铁窗”外自由的人们,除了羡慕就是深深的无奈和悲哀,因为恐惧生命必须面对的困境,他们不得不放弃自由,提前将自己埋葬,丢入毫无生气的牢笼。生命还没有绽放就要面临凋敝,可惜他们并未觉察,仍然怀着一腔怨恨和自责活在自己的借口里,执着于囚徒的身份,只为着躲避那场生命的洗礼。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访客评论

没有独立何来自由,没有独立的文化教育土壤政治体制又何来自由呢?

何民

道理的确是这样的,按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出来的人,很多都是没有自我的,有很多人其实不是在逃避,而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自由,他们从小就被抹杀掉了自我,他们就很难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人性,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他们懂自我和自我中心的意义,他们才会清醒过来,这可能要咨询机构在社会上大力宣传了哦

主角

发布评论 发布者姓名: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评论内容:

© 成都心灵之家心理咨询中心制作  版权所有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