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目 录

      

 

 


错爱——教育的误区

作者:陈虹   发布时间:2008-08-27  查阅次数:4823 次

如果爱是一种为了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舍己动力的话,那么错爱也是一种爱。因为它同样是一种舍己的付出。然而,这种爱却很难成为滋养他人和自己的力量,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伤害。

小波的父母非常爱他,在周围人眼里是少有的好父母。他们就像两个仆人一样,对小波关怀备至、惟命是从。可小波却觉得非常痛苦,他一见到父母就想发火,恨不得跟他们大吵一架,他不仅感觉不到父母的爱,反而将他们视为仇敌,认为自己的痛苦都是他们带来的。他的怨恨是那样真切,就好像在面对毁掉自己一生的凶手。而对于他的父母来说却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忍气吞声地付出会遭致儿子如此反感,他们焦虑、无助、不知所措,甚至诚惶诚恐地继续爱着儿子。

这样的关系,正是错爱的产物。

我们说,真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指的是无条件地接纳个体的独特性、有限性,无条件地肯定其价值和潜能。就好像一棵树,它的品种、可能长到的高度,以及材质的用途,都应该受到充分的尊重。同时,真爱又应该是有原则的,爱的类型不同原则不同。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分离之爱。为了帮助子女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人生的舞台上去展现自我价值,体验能力的实现。没有原则的过度保护,就好像为这棵小树撑起了一把伞,它确实因此而免受风雨交加的痛苦,可是也失去了抵御风雨的能力和战胜困难、获得能力实现的快乐。如果有一天,它不得不面对风雨,就会陷入无边的黑暗,自卑、无助和困惑只能化作对那把伞的满腔愤怒。

错爱在这两方面都出了问题。它恰恰是有条件而无原则的。它用不断地舍己付出来掩饰其爱的有条件,又用价值观的灌输掩饰着它的无原则。

首先,错爱者不能无条件地尊重个体的独特性、有限性。他们会把自以为是的价值观作为“可爱”的条件强加给孩子。这些价值观大到要成绩优异,将来要有钱、有身份、有地位才能受人尊重,小到要穿什么、吃什么才有品味、有营养,否则就好像某种灾难性后果会发生似的。他们的要求与建议不同,总是与自尊感和灾难性想象相联系。尽管是苦口婆心地在为对方着想,而且态度谦和,语气透着鼓励与信任,但有条件接纳自己的标准仍然令人生畏。孩子们会为了获得喜爱而内化这些标准,一旦自己无法达到,就会内疚、自责,甚至自卑、自恨。

同时,错爱者的无条件其实是无原则。表现为放弃自我边界地纵容孩子的子性欲望,对孩子的愿望惟命是从。这些父母最难面对的就是让孩子经历挫折,总是觉得孩子还小,经历痛苦太难为他们了,他们怎么能承受得了。于是想方设法地满足孩子的欲望,为孩子营造一个虚假的外部环境,即使委屈自己也在所不惜。他们希望这样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爱,健康快乐地成长。可事与愿违,他们越是这样,孩子越是自我中心,越是愤世嫉俗,稍不如意,就使性子、发脾气,完全不懂得理解和尊重父母。这种关系模式同样会在孩子的人际关系和其他亲密关系中反应出来,使他们面临人际困难。

错爱者的施爱方式有着深层的心理动力,往往与他们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也就是说他们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受无意识的情结支配所致。

无条件的爱是基于对自身价值的无条件肯定。如果父母年幼时的教养环境没有给予他们这样的影响,教养者和周围环境也是依据一些标准有条件地认可他们的价值,他们就很难具备无条件肯定自己的能力,只有无知地生活在自我否定的框架里,他们追逐着那些肯定自己的标准,自然也就要求儿女也这样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被别人看得起。灾难性后果的想象是基于父母自身的不安全感,祖辈的焦虑、紧张和不安深深影响着幼年时的父母,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他们现在的儿女,没有处理的情绪就这样一代代的隐秘地传承着,直到有一天我们可以意识并面对它才能得以终止。

无原则之爱的隐秘动力源于父母深刻的无助感,或被压抑的子性欲望的过度表达。有原则指的是能够分清自我和孩子的个人边界,自己的情绪不会深深的受到孩子的影响,这样就能理性地给予孩子个人成长所真正需要的爱。而无原则的亲子关系基本处于共生状态,相互有着强烈的情绪粘连。孩子是父母自恋的投射,当然也就容易被父母当成自己幼年创伤的修复者。幼年以帮助者身份来防御自己的无助感的家长,就有可能将自己的孩子塑造成无助者,通过不断地帮助孩子来获得满足。而受到自己父母压制而心怀怨恨的家长,有可能通过孩子来充分表达自己的子性欲望,他们无意识地享受着孩子的霸道,隐秘地实现对幼年父母的怨恨。就这样,父母因为幼年的个人情结无意识地塑造着孩子的人格,被塑造的孩子又不停地表达着无助与愤怒,诱惑父母进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于是,亲子关系在这一个个圈套下变得混乱不堪。只有意识并面对自己那尘封的痛苦,才能中止这种恶性循环,使自己和孩子从情结中解脱出来,从而得以实现自己和孩子心中的真爱,造福后代。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访客评论

暂无评论

 
发布评论 发布者姓名: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评论内容:

© 成都心灵之家心理咨询中心制作  版权所有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