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目 录

      

 

 


在饶恕中得拯救

作者:陈虹   发布时间:2005-11-25  查阅次数:5354 次

饶恕是一个具有宗教思想的词汇,对它的理解源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一个仆人欠了他的主人一千两银子,当主人要他偿还时,他无力偿还,主人就怜恤他,免了他所有的债。这个仆人出来,遇到一个曾欠他十两银子的同伴,便揪住不放,并因对方一时无法偿还而将其抓入监牢。这时,旁观者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主人。主人大怒,就把这人也下到监里。这个故事形象地给我们描述了一个人不肯饶恕的光景,当他不饶恕别人时,其实就是不饶恕自己,用仇恨和怨毒将自己捆绑起来,与那个得罪他的人一起关在自己心灵的牢笼里,他将一生与这个他所恨的人生活在一起,这是多么可怕又可悲的结局。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因不饶恕而给自己带来的伤害是不容小视的。无论是神经症的解决,还是婚恋情感调节,学会饶恕常常能使来访者得到根本的医治和成长。那么,根据《圣经》的描述,怎么来理解饶恕呢?

首先,饶恕不是忘记或否认。因为需要饶恕的往往是伤害我们很深的人,我们不可能忘记构成伤害的事件,而否认也只是一种暂时的心理防御,它使我们逃离现实,把创伤性的经历压抑在无意识里而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这也是神经症发病的原因之一。所以,正视伤害是饶恕的第一步。

其实,饶恕也不是自责或为对方找借口。在经历一场打击之后,我们有时会听到当事人说:“这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应该受这样的罪,这是我该得到的报应。”他的自责其实是将不饶恕的对象指向了自己,这种深深的自罪感也是造成神经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一种情况是说:“他这样伤害我或许不是有意的,他也是出于不得已。”这其实是认同对方的过错,为对方寻找可以原谅的借口。然而,伤害已经造成,这不是任何借口可以弥补的。所以这不能使伤害得到根本的医治。

第三,饶恕是无条件地放弃因伤害而带来的情绪。有人说:“他如果有悔意并给我道歉,我才原谅他”。“他如果给我经济上的赔偿,我才可能宽恕他”。或者说:“他只有受到极重的惩罚,才能解我心头之恨”。这类话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它的背后其实是在说,我把我幸福与快乐的钥匙交在那个伤害我的人手中,让他的表现来决定我的情绪。这是非常可悲的。我们需要明白,再高的赔偿和再重的惩罚也不能弥补我们的损失。如果不愿放弃讨债,原来的自悲、自怜会在寻求这种所谓的“心理平衡”的过程中,慢慢地变成仇恨和苦毒,使我们受到更大的伤害。

第四,饶恕是一个意志的决定。就是决定释放那个关在我们心灵牢笼的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被释放,丢掉仇恨的枷锁,得到真正的自由。这个过程不仅是思想上的,也是行动上的。当我们愿意安慰并祝福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时,仇恨也就不再属于我们了。

第五,饶恕不是一次就够了,它是一个过程,因为有的伤害可能伴随一生,比如身体残缺或亲人的去世。这时,就需要一遍遍地饶恕对方。透过饶恕这一过程,我们会不断地反省自己:“为什么我会这么在乎别人的这句话呢?”,“为什么我对这件事特别就不能接受呢?”这种反省会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促进自我的成长。所以,饶恕其实是一个美好而健康的过程。

我曾经咨询过这样一个案例:来访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自述心里发慌,像做贼似的,而且还有一种强烈的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人的愤怒,情绪非常不稳定。测试表明,他的强迫、焦虑、敌对和躯体化指数都很高。自认为是由于“非典”期间受到惊吓所致。尽管“非典”已过去了三个多月,但心慌的症状丝毫没有减轻,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和社会交往。这是比较典型的神经性反应,因为“非典”不可能是一个健康人如此恐惧,它可能只是一个诱发原因。所以,启发来访者找到事件的真正原因,并在无意识中重新处理它们,是医治神经症的重要步骤和方法。对这位来访者来说,“非典”的诱因与深层的原因之间很可能有着某种内在联系。“非典”不仅意味着死亡,而且意味着被隔离。于是,我启发他就与“死亡”和“隔离”有关的事件及进行联想。终于,在第三次咨询中,他告诉我一件事:在他十三、四岁的时候,常常到街上去偷别人的东西,当时只是为了好玩,也不觉得是可耻的。可事发不久,他们被人揭发了,不仅被关了十几天,而且还被游街示众。这件事对一个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当时所体会到的是强烈的恐惧感和耻辱感,这种感觉是他那个年龄的孩子无法排解的,于是这种负性的情绪只能被压抑在潜意识中,表现为现在对“隔离”的恐惧,这就是他为什么有像做贼般心慌的原因。那么,对“死亡”的恐惧呢?还有,是什么将这种恐惧与愤怒联系起来呢?这一定有原因。果然,在我提出这个问题不久,他又向我叙述了另一件事:还是在他十三、四岁时,他的一个好朋友在一次冲突中被一个警察开枪打死了,那朋友还是个孩子,只比他大一岁。在他看到朋友尸体的那一刻,心里充满了恐惧和对那个警察的愤怒。这种强烈的情绪反应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甚至可能改变它的价值观、人生观,并且很可能泛化为对所有人的敌视和内心强烈的不安全感。这也是他为什么那么恐惧死亡,以及在某种相似情况下总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要对人发脾气的原因。当这些情绪的根源被揭示出来之后,他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表情。泛化消失了,但新的问题出现了:他开始为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而感到羞愧,并且因为那个警察没有受到他认为应当受到的惩罚而愤怒。这是咨询过程中常常会经历的一个阶段,我个人认为也是最关键一个阶段。他需要重新处理十三、四岁时的那个情节,如果处理得不好,他很可能又重新回到症状中去。处理的最佳方案,就是他需要学习饶恕那个警察和那个曾经失足而蒙羞的自己,接纳那段受伤的经历。因为再重的惩罚和再深的自责,也无法弥补已经造成的恶果和伤害。所以,赦免他们,把他们从自己心灵的牢笼里释放出来,使自己不再成为恐惧和愤怒的奴仆,内心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平安。这种饶恕是一个过程,他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来访者的情绪困扰,而且还能帮助他反省自己,促进自我的认知。

从这个案例中,我看到一个事实。在神经症的解决过程中,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揭示出来访者症状背后的情节,并重新处理这种情节,是至关重要的。而情节往往是一些创伤性的经历,是来访者无法接受的。这就需要学会饶恕和接纳,从而真正使自己从旧时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新生。不仅对神经症是如此,在处理情感婚恋、人际交往等问题的过程中,也常常需要学习这样的饶恕。

有一位二十多岁的女性来访者,她来咨询的目的是要让咨询师为她想个办法,好让她在丈夫夜不归宿的时候,不至气得发疯。我详细询问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现他们是有感情的,彼此都爱着对方。但为什么丈夫会夜不归宿呢?原来,在刚结婚不久,就发现丈夫患有性病,并且还把这种病传染给了她。这个经历对她来说是创伤性的,一直都没能愈合。因为她说她可以原谅丈夫有这种病,但她无法原谅的是,丈夫在明知有病的情况下,还把病传染给她,她找不到可以原谅的理由。于是,怨恨像条毒蛇一样围绕着她,束缚了她理性的判断力。每当丈夫晚归时,那种屈辱和怨恨的情绪会被再次回味,心中的苦毒就越积越多,以至于她觉得自己快要疯了。如果这时丈夫回来,我们可想而知,她会怎样对待他。在这种强烈的负性情绪下的交流不仅是无效的,而且很可能会伤害丈夫的自尊。作为一个曾经亏欠妻子的丈夫,他无力反驳妻子,所能选择的只有逃避。这或许就是他夜不归宿的原因吧。于是,夫妻关系走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而要走出这个怪圈,就需要这位妻子对她的创伤性经历重新做出评估,并在心里做一个意志决定:无条件地饶恕她的丈夫!尽管找不到可以原谅的理由,甚至听不到丈夫的道歉声,但为了自己,为了今后的幸福生活,她也必须这样做。因为饶恕的过程可以使她摆脱负性情绪的困扰,恢复理性的判断力,客观地分析丈夫的行为和反省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指望丈夫改变。这样,她的自我会在反省中得到成长,过去的自悲、自怜会在这种成长过程中,逐渐变为自尊、自信。而一个真正拥有自尊自信的人,不仅会尊重信任自己,而且会尊重和信任别人。这会深深地影响她的丈夫,促成他的成长和改变,使夫妻关系变得幸福而和谐。

那么,为什么饶恕会有如此大的作用?怎样才算是饶恕呢?这让我联想起一种类似心理剧的团体解决方法,叫做家庭系统排列,就是让来访者挑选演员,来扮演自己的家庭成员,咨询师通过对这些成员的重新组合排列,帮助来访者理顺关系,找到解决内心冲突的方法。在一次解决过程中,咨询师要一个受害的妻子,对那个伤害她的“第三者”说些祝福的话,并给她鞠躬。扮演妻子的演员虽然照做了,但却很不服气。她对咨询师说:“为什么要我给她鞠躬,是她对不起我呀,她应该向我道歉才对。”咨询师说:“不,因为这是爱原本的流动方式,受害者无条件地饶恕是爱的源头,它能使所有的人都得到医治。”咨询师的这番话使我对这种解决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爱的流动能够医治别人和自己心灵的创伤,而对于来自别人的伤害,爱流动的源头就是做出一个饶恕的决定。当我们用心祝福那个曾经伤害自己的人时,这种爱的力量,能够斩断彼此身上仇恨的枷锁,从此,那段受伤的经历就不再对我们起作用,我们将获得心灵真正的自由、快乐和平安。

综上所述,咨询师如何理解饶恕这个具有基督教思想的词汇,以及如何帮助来访者领悟并且学会饶恕,无论是在个体咨询,还是在团体解决中,都是十分重要的。透过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有效调整来访者的不良情绪,而且能促进他们个性的成长,使他们得到根本的医治。

 

                    2003.10于成都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访客评论

受益受益啦!我们的人生中太需要饶恕了!学习……

小周

发布评论 发布者姓名: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评论内容:

© 成都心灵之家心理咨询中心制作  版权所有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