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很多道理,但对于生活状态、心理状态的改变却毫无用处,人们给这些道理一个名称,叫“心灵鸡汤”,意指那些说得正确好听,却不能真正成为营养的东西。于是,讲道理没用的说法似乎已经成为共识。
那么,是不是道理就不需要讲了呢?“心灵鸡汤”真的就没用吗?
可生活中一些人说起自己的转变,又恰恰是听到某个人讲了一个道理,就茅塞顿开,从此人生的方向都因此改变,而这个人的话以前并不是没听说过,是早就知道的“心灵鸡汤”,可为什么之前听了无数次都没什么感觉,这一次从这个人那里听到,就大不一样了,内心充满感动,仿佛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呢?
这就是知道与领悟的差异!可见道理不是不重要,“心灵鸡汤”也不是没营养,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吸收成生命的一部分,即领悟到这些道理背后的深意,并将其播种在自己的生命里。
这是一个走心的过程。任何道理没有走心,听再多次也没用,直到有一天机遇到了,道理才能走心。
这里的机遇其实是指具备某种条件。条件分两个方面,有自身的,也有外在的。
自身条件即自己是否已经准备好去吸收道理。一颗准备好的心是渴望道理的,就像《圣经》上描述的,“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这样的心才是播撒道理的沃土,道理才能走心并获得生命力。
要拥有这样一颗心并非易事,首先人必须经历困境和无助,因为但凡自己有办法,是听不进道理的;再者就是谦逊的态度,有的人即使走投无路,也还是自以为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懂,讲道理没用,这样自然会对道理置若罔闻;还有的人完全处于情绪的应急状态,只想马上摆脱痛苦,自然就听不进任何道理了。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我有一颗想要改变的心,并愿意为此去付出代价,否则贪图安逸的心会自然地排斥道理,或者让道理成为耳边风,只是吹吹而已。
外在条件是指讲道理的时机、方式,最重要的还是讲的人自己是否有领悟。时机当然是要选择听者渴望听道的时候,方式上一定不能居高临下地教训对方,或者苦口婆媳地唠叨,这些方式都容易造成当事人的反感抵触,因为这些方式的出发点只是想通过说教改变对方,甚至很多时候说教者还非常焦虑,他们改变对方的愿望更多还是想减少自己的焦虑,所以这样的方式不是在讲道理,而是在传递焦虑,听者当然会觉得烦。
最适合讲道理的方式是理解和讨论。当听者愿意倾诉寻求理解时,要帮助他理解自己的痛苦,并一起讨论痛苦的原因与解脱痛苦的方法。道理其实就是人类超越痛苦、获得成长的知识,以讨论的方式,结合自身真实的体验来专递一种道理,会让听者感受到道理背后的情感智慧,从而开启道理所传递的一种新的生命意识,这种意识可能听者本来就有,这时候是在情感上得到强化从而获得领悟,也可能这是一种新的意识,需要在将来的生活中不断得到强化并最终促成领悟。
讨论的具体方法是多样的,可以提问、表达感受、故事隐喻等等,但不管是什么方法,要传递的道理必须讲述者自己有所领悟,也就是说对这个道理有切身的生命体验,否则传递的道理就是死的、假的,即使每句话都是对的,也不能感染听者,相反,如果传递的道理是活的,即使有些话经不住推敲,也可以感染听者,促成新的生命意识的开启。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人说同样一些话,对听者来说影响力却大相径庭的原因吧。
就好像我们要向人描述一个他不曾去过的地方,只有让他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他才能真正了解那个地方,并最终知道如果抵达。如果自己都没有去过,就算是把所有关于那地方的介绍都背下来,也没法传递真切的感受,只有自己真的去过,才可能做到。所以要让听者走心,首先讲述者自己必须是走心的。
当然,自己到过与引导别人到达还是有差异的,因为不同的人可能走的路径不同,所以需要通过讨论摸索适合自己的道路。既然生命总是会成长,那就一定有其成长的路径,当听道者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就说明这条悟道之路走对了,接下来的体验就是路会越走越宽,对道理的领悟也会越来越多。
领悟的道路从来就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个不断实践于生活的过程。道理被领悟最初有认知和情感的参与,紧接着就是实践,选择符合这一认知和情感的方向去生活,在实践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困难,是否愿意克服困难是对领悟的考验,同时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能活出之前认知与情感期待的生活,从体验上真正领悟道理。
比如,对于容易焦虑的人来说,领悟“顺其自然”的道理就很重要。首先,他们需要有改变自己的决心,而不是继续期待控制外在来缓解焦虑,或者期待他人来安慰和承担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沉下心来理解“顺其自然”的道理,发现其接纳命运、淡定从容的生活智慧,并在情感上向往这样的生命境界,而不仅仅只是为了降低焦虑。接下来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去学习接纳命运的无常,承担相应的责任,有意识操练自己的勇气和能力,而不是总在对抗焦虑上空转。“英雄还要事来磨”,这样的实践必然带来人格的转变,让领悟者拥有强大的内心,去过一个淡定从容的人生。